忠县当前经济发展问题及建议
今年以来,全县深入贯彻中央、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双特”发展思路,加快打造“三峡库心·长江盆景”,加快建设“一地一城三区”,经济社会稳健发展,“十四五”开局良好。1—3季度,全县GDP实现346.98亿元、增长12.4%,增速位居渝东北第1位、全市第2位,保持了“稳中恢复、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良好态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亟须关注。
一、问题
一是工业进中有忧。受宏观市场经济影响,全县工业原料高企,化学溶剂、钢材分别上涨32.8%、45.7%,燃煤飙涨170%以上,部分骨干企业产能未达预期。同时,受沿海企业“外需转内销”的影响,在供给端价高吃紧、输出端价低难回款的挤压下,企业新增产能释放不足,工业投资仅增长6.7%、位于渝东北垫底。
二是投资增长乏力。受资金等项目要素制约,27个项目问题推进缓慢,304个县级重点项目投资欠进度6个百分点,12个市级重大项目欠序时进度10.47个百分点,导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2.6%、低于全市5.8个百分点。同时“五年储备、三年滚动、年度实施”机制严重滞后,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实际兑现不力,策划储备的项目可开工程度低,全县政府三年滚动投资项目库项目库项目和投资额同比减少。
三是房地产下行明显。受近年来商品房一直处于高位开发影响,全县房地产库存明显,预计年底库存量将突破100万平方。恒大地产内部问题辐射影响居民对碧桂园、金科等开发产生质疑,导致1—3季度商品房销售增速较上半年回落近40个百分点,销售均价也从一季度的“5000+”跌落至4600多元,房地产开发投资仅增长6.1%,增速处于渝东北后列。
四是政策争取堪忧。全市交通、水利等“十四五”专项规划出台,全县部分重大事项争取欠预期,特别是全县期盼已久、策划多年的广垫忠黔铁路、梁忠石铁路等项目在全市“十四五”交通规划中仍定位为“规划论证”(在五年内难以开工)阶段。
五是消费潜力下降。第3季度疫情形势给逐步恢复的商贸、文旅行业带来重新冲击,巴王路、北山路等主要街道商铺多次易主,部分商家又承受着“营业即是亏、关门即是垮”的压力。
二、建议
一是聚焦目标抓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市级高新区以认促建,精准服务好企业,稳住海螺水泥、特瑞锂电等骨干企业产能。强化扶持力度,提速推进220万吨粉磨站、乳胶制品、忠润能源等新投产项目达产释量。聚力推动五洲商贸城、农批智慧城等项目,提档升级商贸、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水平,着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培育发展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持续深化“103050”工程,推动50万头生猪产业一体化项目及早形成产业循环,加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投入,做大做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品牌,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聚焦投资抓项目建设。强化责任以清单化、事项化、时点化攻坚水普路、行政副中心、三小改扩建、苏家小区沿江综合整治等一批“箭在弦上”项目;完善前期手续,兑现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紧盯国家“十四五”项目开工、“两新一重”、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专项,建立策划阶段研究项目赚钱和规划阶段研究项目用钱良性循环机制。提速建设园区生产及生活性配套,加快推进水普路建设,用好新生港开港“金字”招牌,强化加工、仓储、物流等行业领域招商,落实“清单交接式”“闭环管理”等服务机制,推动力争宝能集团粮油产业基地等项目及早签约,智能焊接机器人等项目及早开工。
三是聚焦资金抓统筹保障。全力抓好部委专项资金、中央预算内、三峡后续等资金争取和政府债券发行工作,争取全市加大均衡性财力转移支付力度,提前调度资金归垫。加大政企对接,综合运用财政类资金流转方式,压实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责任,探索建立银行信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千方百计推进融资。加强税源分析,深化税收征管,优化骨干税源企业税收结构,增大县级可用财力。
四是聚焦活力抓改革开放。务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尽力盘活云河水电,推进星博化工、云河专汽等地块效益提升,妥善应对政府债务、房地产、金融等风险防控。深化投融资改革,大力开展PPP、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融资租赁等投融资模式。持续推进“放管服”、商事及审批制度等改革,强化县领导帮扶、“四上企业”直通车等制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力争全年新发展市场主体8000户以上。加快打造“三峡库心·长江盆景”,组建专班争取广垫忠黔铁路、梁忠疏港铁路等重大项目,高质量运营好新生港,深化以港招商。
五是聚焦民生抓公共服务。坚持人物同防,常态稳妥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保持现行帮扶体制机制,加大防止返贫监测,积极谋划好迎接巩固脱贫成果国家后评估。接续好全市“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做实13件民生实事,推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健全保障性住房体系,强化市场生产及流通监管,保持物价稳定。筑牢生态保护屏障,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生态环境治理,确保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0天以上。
六是聚焦岁末收官抓来年谋划。抓住最后政策窗口期积极向上对接,确保“双碳”、乡村振兴、生态补偿、办学资质等一批迫切的事项纳入上级专项规划及行动方案。对接全市设立库区绿色发展基金等机遇,着力争取要素支持倾斜。常态化开展工业、建筑、商贸等先行经济指标季前调度,实施用电、贷款、税收等敏感指标月度监测。对照年初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圆满完成。紧密对接国家宏观政策和全市经济走势,提前谋划明年经济重点工作,科学合理确定预期目标,开展2022年重点项目筹备。
忠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