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及学校分批开学,学生玩水和游泳的机会大增,溺水事故进入高发多发期。忠县教委超前研判,提早部署,印发《2020年学生防溺水防控工作方案》(忠教安〔2020〕12号)文件,聚焦校内宣传教育、家校协同监管和校地联防共治等三个关键环节精准施策,最大限度防范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强化校内宣传教育“主阵地”。学校对学生定期不定时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开展涉水安全讲座190余场次,教育学生牢记“七不三要”,构建防溺水“五个一”长效教育机制(即:每期召开1次专题家长会、每周五观看1次防溺水专题教育片、每天进行1次防溺水安全提醒、暑假寒假安排老师每周与家长联系1次、印发1份倡议书)。学校专门设立防溺水宣传专栏,利用校门口、教学楼、操场等醒目位置悬挂防溺水宣传标语,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公众号等载体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组织开展绘画、演讲及征文活动,1-4年级择优推荐400余幅绘画作品参评,5-6年级择优选派65名优秀演讲选手现场参加防溺水演讲比赛,初中、高中及中职学校择优报送征文150余篇,参加评选比赛。不断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推动“防溺水”理念入脑入心。
强化家校协同监管“零盲区”。各校在减少聚集的情况下,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发放《溺水防范告家长书》,通过“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增强监护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无缝对接校外监管工作。利用QQ微信群、短信、电话等渠道实时共享学生去向动态、周边易溺水区域和防溺水知识技能,先后召开线上家长会100余场,发送相关提醒提示信息400余条,全方位引导家长履行好子女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等离校时段的监护职责。
强化校地联防共治“聚合力”。进一步明确相关水域安全防范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人,加强日常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率100%,充分调动党员、村社干部、社区网格员等作用,健全校外义务监督员机制,联合公安、水利、住建等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及学生上放学必经路段山坪塘的安全管控,更换警示标牌300余个,安装维修安全隔离带及防护栏106处,新增自救互救器械312件,组织联防巡逻救援演练11场次,协力制止学生在水塘、河段等地玩耍、游泳,实现防溺水安全监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