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人民政府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部门>教育委员会>政务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教育委员会>政务活动

数字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央馆智能研修平台专家赴忠县开展培训

日期:2024-01-12
字号:
分享:

1月12日,“央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推进培训会召开,央馆智能研修平台专家为全县学校相关人员进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开展培训。

县政府副县长李臣,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杂志社社长曾祥翊,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副主任钟苇笛,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教研培训部副主任沈方玖,央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组专家张博,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县教委主任易会,县委教育工委委员、县教委副主任李林峡参加会议。

李臣指出,“数智时代”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和教育改革与发展。通过人工智能精准教研助推教师专业发展,使得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科研创新有了更丰富的资源依托和更为高效便捷的技术手段支撑。教育部门要充分把握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平台应用等优势和特征,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引导全体教师自觉深化教育教学理念变革,由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要以此次应用试点工作推进会为契机,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打造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式教学环境,推动教育教学数字化、智能化,加快推进全县数字教育建设。

易会指出,智能研修平台不仅仅是让学校、教师会用这个软件平台,而是借这个平台,把教师组织起来形成共同体,开展新型的或创新的研修模式。各试点校要自定主题和活动形式,组织教师开展在线教研、大规模在线听评课、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精准教研、基于“三个课堂”的在线教研、基于资源的自主研修等各类混合式区域研修和混合式校本研修活动,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师教育融合的理念、思路和方式。“平台应用”中一定要与“研修实践”较好的结合起来,使其成为学校日常教学工作、教师培训、教学教研的一部分,开展智能评价,形成课例分析报告、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报告等,服务区域和学校的教育管理决策。要依托智能研修平台孵化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创新成果,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智能研修平台应用优秀案例。逐步培养一批善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教研的卓越教师和创新团队,培育一批“人工智能+教师教育”学校。


央馆智能研修平台是以解决“主观诊断”痛点问题为导向,聚焦“人工智能+教师教育”,致力于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赋能教研的精准、高效和高质量发展,用新理念和新机制,推动研修结构重组、模式变革和流程再造,实现数据驱动的实证精准教研和教师专业化发展。

据悉,忠县于2021年12月申报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验区,2022年2月成功入选。为此,忠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顶层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强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智能研修平台应用的通知》;配备了30间精品录播教室、64间常态录播教室,其中18间AI常态录播教室,安装部署本地化的央馆智能研修平台,启动这项应用试点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