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最大的政治工程、经济工程、文化工程、民生工程和民主工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程。安全工作在学校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有着重要地位。抓好学校安全工作校长责无旁贷,必须站在高楼顶点想问题,站在校园角落找灵感。
㽏井小学在强有力的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的支撑下,校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善于放权,发挥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作用,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分担,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形成安全管理共同体。因此,校长重在督导安全常规,善做安全难题。
一、督导安全常规
安全常规工作按照“理论+行动+反馈+改进=高效”的策略,落细落小落实,落实落实再落实,在管理网络、制度预案、人防技防、隐患排查、教育管理、疫情防控、刀具清理、防校欺凌、网络诈骗、禁毒教育、心理干预、学科渗透、网络安全等列出清单,下功夫、做文章。校长必须定时督导,督促整改。
二、善做安全“难题”
熟知安全内涵。内容范畴: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安全、宿舍管理安全、建筑物安全、设备设施安全、危化物品安全、活动安全、医疗卫生安全、网络安全、防欺凌和毒品安全、不可抗安全和治安安全;地域范畴:校内安全和校外安全;时间范畴:上课安全、课间安全、夜间安全、上下学安全、在家安全。
狠抓观念转变。人的内驱力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动力,能力再强的人也唤醒不了装睡的人。全校上下明白“五个观念”:人人都是安全教育管理者(含临聘人员);首遇责任制;预防为主、防微杜渐;风险点转移(将安全无限责任公司转化为安全无责任公司);尽职免责,守好一亩三分地。
着力队伍建设。学校安全本应实行政府负责、属地管理、社会协同、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但最终依靠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和家长来完成。
高质量的安全需要高质量的教师,从教师师德建设工程、自身文化落实工程、安全素养修炼工程、安全指导帮扶工程和管理艺术提升工程,锤炼具有责任、担当、奉献为主流价值观的爱心、耐心的教师群体。
家长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是孩子在家安全教育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学校通过专题培训、团队辅导、角色体验、亲子活动和建设家庭文化提高家长的教育管理能力。同时,学校还聘请了片区教育校长和副校长、校外安全监督员。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监督能力,对于学校安全至关重要。学校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和年级联合中队,重在学生意识管理、行为管理、言语管理和习惯管理。下设安全检查组、监督小组、提醒小组和路队小组,公开竞聘大队委、中队委、红领巾监督岗、校园小卫士、安全护航队、校长小助理和值周小助理。
搞好安全研究。安全重预防、重研判,一月一次安全研究,科学预警。积极参与市县安全课题研究,确立了安全教育现状与策略研究等9个校本小课题,找准管理策略,提高对安全工作的思想认识和管理能力。
落实安全课程。在重构学校现代课程体系中架构了安全教育管理课程群,通过课堂落实、活动体悟和自我实践对13门课程进行落实。
强化安全管理。学校安全管理在“五个三”上下功夫。三明确:明确岗位、明确职能、明确责任;三多:多思考、多管控、多提醒;三管理:精细管理、清单管理、策略管理;三管:管住嘴、管住腿、管住手;三到位: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履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