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人民政府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部门>农业农村委员会>公告公示
您当前的位置: 农业农村委员会>公告公示

关于县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53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4-06-12
字号:
分享:

民革忠县工委: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四方联动”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议》(第153号,以下简称《提案》)收悉。经与县乡村振兴局、县工商联、县投促中心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案》指出的“我县乡村振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案》指出了“乡村振兴理念仍然比较模糊、乡村振兴主体的内生动力不足、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发展缺乏有能力的带头人、农业生产结构不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充分、对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统筹规划不足”等当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存在的6个方面的问题,县农业农村委经过认真分析研究,认为《提案》指出的问题一语中的、直击要害、客观存在,这些问题也是全国乡村振兴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持续探索破解。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我国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农村人口持续流失阶段,我县作为原市级贫困县,当前主要任务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核心是“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目前,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十百工程”为抓手,推动“三农”中心工作落地见效在最基层,县乡村三级协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3年度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5.93亿元、增长4.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96元、同比增长5.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17、比上年缩小0.05

二、关于坚持协同发展,发挥各方作用的建议

我县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撬动、惠农资金惠民等作用,推动政府、商会、企业、农户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企业参与乡村振兴。2023年度,我县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16259万元、安排项目186个,严格落实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有序引导社会资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二是高质量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我县积极鼓励商会等组织组建合作社,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69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14家、县级示范社28家,忠县贵缘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等5家农民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示范带动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一体化融合发展。三是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全县组织290余家民营企业组成29个民营企业产业帮扶集团,结对帮扶29个乡镇(街道)的72个脱贫村,财政安排2688.81万元支持结对村发展柑橘、羊肚菌、生态鱼等特色产业,并依托帮扶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农特产品应销尽销。四是持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达86.1%100%68%,新建农村公路100公里、安防工程301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2.3%、较全市平均水平高3.3%,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93%,4G通讯网络实现村域全覆盖,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物流配送体系,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政策,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鼓励基层商会牵线搭桥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政府、商会、企业和农户多方协同,共同打好乡村振兴“漂亮仗”。

三、关于充分调查研究,明确产业定位的建议

我县因地制宜制定了《忠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积极构建“324”现代农业体系,即稳定发展粮油、畜禽、蔬菜三大保供产业,全链条发展柑橘、笋竹两大支撑产业,加快发展调味品、生态鱼、特色水果、中药材产业四大特色产业。2023年提出要大力发展柑橘、笋竹和生猪“一主两辅”特色农业,截至目前,全县29个乡镇(街道)均已制定了总体规划,280个村制定了村庄规划,明确了乡村产业发展功能布局、主导产业等内容。全县各乡镇(街道)均按照总体规划和自身资源禀赋,积极发展壮大乡村特色农业,累计培育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0个,其中国家级1个、市级31个,县级128个。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新时代新征程新忠县建设需要,以及市政府批复忠县国土空间规划精神,进一步优化乡村发展蓝图,引导各乡镇(街道)聚焦重点,做好“土特产”综合文章,进一步做大做强柑橘、笋竹和生猪“一主两辅”乡村富民产业。

四、关于发挥商会作用,推动产业成链的建议

我县高度重视商会作用发挥,把忠商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一是培育发展商会组织。我县现有商会组织39个、会员企业3143个,29个乡镇(街道)商会实现全覆盖,县外商会组织4个、会员企业654个。二是举办首届忠商大会。2023121日,忠县举办首届全国忠商大会,全国各地商会组织100余名忠县籍企业家代表参加,重庆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张洪斌与忠县县委书记李电为何红强、吴伟、袁光碧、邹安银、黎建波、王亚林、冉龙海、唐金益等8人颁发忠县招商大使聘书。三是切实推动商会招商。我们充分发挥商会联系政府、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家乡招商引资、回家乡投资兴业、助家乡招引人才,首届全国忠商大会集中签约29个项目、协议资金102亿元,其中总投资20亿元的重庆(忠县)现代农业柑橘产业园项目成功落地忠县,为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补链强链延链。四是积极探索多种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各乡镇(街道)结合资源禀赋,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比如石黄镇推广“龙头企业+农户”一体种销模式,实施订单种植、保底收购方式,引导辖区农户种植忠薯一号、萝卜、咪咪菜等4000余亩;汝溪镇引导辖区14个村社区联合成立忠县爱汝农业公司,引导辖区农民发展榨菜4000亩、中药材500亩、果蔬基地200亩。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用好用活忠商资源,筹备召开第二届忠商大会,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忠县生态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五、关于突出利益共享,探索共赢模式的建议

我县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发展多方共赢模式,印发了《忠县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方案》,方案规定,原则上单个项目补助30万元以上(含)的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全部纳入改革,农业企业自筹资金不少于财政补助资金的80%、农民合作社不少于财政补助资金的30%,项目所在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按财政补助资金40%持股、其余直接补助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按持股资金6%/年的标准固定分红,其中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持股分红收益中的20%、专项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再次分配,在政府撬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企业、村集体、脱贫户等多方共赢。同时我县还积极探索开展柑橘、水稻等作物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2023年投入农业社会化服务资金350万元,支持31个主体开展水稻、柑橘农业社会化服务5.2万亩,示范带动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同时积极开展产销对接,引导我县柑橘、笋竹、生猪等产品应销尽销、优质优价。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用好财政资金撬动作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优先支持与农民、村集体建立起稳固利益联结机制的项目,引导企业与村集体、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实现多方良性共赢。

六、关于不断完善机制,加强政策支持的建议

商会及会员企业是我县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我县建立了优化营商环境“三会三员、两评两督”工作机制、“走宣解”服务民营经济工作机制、重点企业(项目)“四定八帮”工作机制,同时严格落实项目支持、税费减免、用地用能等优惠政策,支持包括商会会员在内的所有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积极强化金融支农工作,2023年我县安排“小额信贷”“富民贷”“渝快助农贷”等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风险补偿金3599.851万元,撬动银行贷款40039.31万元支持农业企业发展壮大;同时安排保费补贴4290万元,支持水稻、柑橘、生猪、笋竹、公益林和商品林等11个农业险种保险,农业抗自然灾害风险和防市场风险能力不断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业主投资乡村,同时不断优化完善支企各项政策,推动县域企业不断壮大,增强竞争力。

七、关于推动能人返乡,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我县印发了《忠县招商引资“三长一专员”工作机制》,积极选聘各驻外忠县商会会长等为“忠县招商大使”,为招商引资、项目投资牵线搭桥,为产业谋划、经济发展、政府决策建言献策,已经聘请异地忠县商会“会长”招商大使12名,成功引荐普利斯发动机产业园等8个项目落户忠县。目前我县策划了忠县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等重点招商项目8个,积极向包括异地忠县商会在内的各类主体进行广泛推介,2023年我县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89个、协议引资102.83亿元,我县在建项目53个、资金到位额60.9644亿元、资金到位额排名全市第1名。当前,我县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必须由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担任,一般由本村党组织负责人兼任。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三长一专员”工作机制作用,加强与商会、行业协会、成功人士等联系,线上线下开展“忠商归忠”等活动,利用“忠商”品牌助力招商工作,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忠县,助力乡村振兴。同时,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家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助推实现强村富民。

此答复函已经县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县农业农村委主任李浩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函回执单上,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忠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611

联 系 人:夏凯峰

联系电话:13436056795

邮政编码:4043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