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十百工程”】 拔山镇古塘村:村集体种下20亩丹参
覆膜、滴灌、施肥……近日,拔山镇古塘村中药材种植基地,村民有条不紊、分工合作在进行劳作,一株株赤色丹参苗带着希望被种进土中。
“无特色产业”是古塘村多年来的标签。此前,古塘村集体经济基本靠种植高粱、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收入有限。古塘村“两委”干部认为,只有将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相结合,才能有更大经济效益,实现增收致富。
丹参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药用价值高,对冠心病、心脏病和高血压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市场需求量大。去年,该村对一部分撂荒地进行整治。今年上半年,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毛利炳协调下,古塘村因地制宜引入丹参种植。全村共种植约20亩,一年左右就能收获,预计亩产量能达到4000多斤。
据了解,该村今年不仅种植了丹参,还种植了甜叶菊,大规模种植水稻、玉米、油菜、辣椒、缸豆等农作物,村里发展种植产业后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也意味着能够帮助村民在收取土地流转收益和产业利润分红外,凭劳动赚取务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