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的领导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建立完善三峡水库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行河长制,严格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扭住不放的工作目标管理责任,把三峡水库运行管理各项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确保三峡水库蓄退水期间运行安全。在汛期及蓄退水期间,建立24小时昼夜值班制度和水库运行巡查制度,严明了蓄退水期间和汛期工作纪律。
二是强化监管排除。始终将安全检查作为重中之重,对滑坡点及全县临水房屋进行专业监测,组建186人的巡库员队伍,对全县高切坡、地质灾害点落实专人监测,形成了县、乡镇(街道)、村、社四级群防群测体系。在蓄退水期和防汛期重点时段实行加密监测和“拉网式”巡查,对崩塌等各种隐患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排查,建立台账,动态管理,持续关注,随时复查,确保隐患排除到位。
三是强化源头治理。锁定三峡水库运行“三无一稳一畅”目标,利用各种方式大力宣传《长江保护法》《重庆市总河长令第3号》等,持续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联合执法,联动作为,集中开展乱搭乱建、违规耕种清除行动,发现一起,整治一起,侵占消落区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加大清漂力度,做到干支流清漂全覆盖。
四是强化应急保障。不断提高三峡水库安全应急抢险能力,加强应急抢险队伍建设,与县级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调整充实应急抢险队伍,每年开展一次应急抢险模拟演练,通过演练对应急预案不断进行完善和补充,保证三峡水库蓄退水期间,应急预案操作可行,行之有效。做好蓄水安全应急抢险物资准备。大力推行管理信息化建设,蓄水安全群防群测、高切坡防护群防群测实现了专用手机APP上报监测数据全覆盖,基本实现了有序化数据共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