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人民政府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部门>生态环境局>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情况
您当前的位置: 生态环境局>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情况
[ 索引号 ]
11500233739805114T/2023-00167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体裁分类 ]
行政许可
[ 发布机构 ]
忠县生态环境局
[ 有效性 ]
有效
[ 成文日期 ]
2023-12-19
[ 发布日期 ]
2023-12-19

忠县生态环境局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复兴区块兴页L1001号开发井组第二次公示)

字号:
分享:


忠县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31219—20231225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http://www.zhongxian.gov.cn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zxsthjjspk@163.com,传真:54230702。通讯地址:忠县忠州街道州屏环路19号,邮编:404300。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关部门意见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1

复兴区块兴页L1001号开发井组

重庆市忠县三汇镇

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重庆渝佳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扩建兴页L1平台,新增14口井。扩建集气站,集气站设计处理产气规模70×104m3/d,处理产油规模140m3/d

拟建项目总投资63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234万元,占总投资1.96%

一、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

钻前工程废气主要为扬尘,通过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对环境影响小;钻井工程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备用柴油发电机产生的废气,使用优质柴油,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浓度低,且柴油机发电机设备均为成套产品,经自带的排气筒排放;储层改造工程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测试放喷废气,采用地面燃烧处理,测试放喷管口高为1m,采用短火焰灼烧器,修建放喷池降低热辐射影响。

2)运营期

本项目运营期新增NOx1.849t/a、烟尘0.333t/a,非甲烷总烃约1.38t/a。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主要为装车废气、储罐呼吸废气等无组织废气以及水套加热炉燃烧废气。本项目放空废气发生的频率低(2~3/年),排放的放空废气量较小(2~5Nm3/次),持续时间短,项目所在区域扩散条件好,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小。水套加热炉废气中NOX、颗粒物排放浓度均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50/658-2016)表3中燃气锅炉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量小,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二、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钻井、储层改造噪声和运营期设备、放空噪声。网电供电时,钻井噪声对周边居民影响较小;储层改造噪声虽然会造成场界和周边一定范围居民噪声超标,但通过合理的施工安排和对受影响居民采取临时功能置换措施,施工噪声对居民影响可以得到控制;

2)运营期

运营期间设备采取基础减振、安装隔声罩等措施减小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放空属偶发工况,对外环境及周边居民影响小。

三、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

本项目废水包括钻前工程产生的施工废水,钻井期间的钻井废水、压裂期间的压裂返排液、管道试压废水及生活污水,运营期采出水。

钻前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防尘洒水;钻井废水用于后续压裂液的配置,剩余水基钻井液在循环罐内暂存,随钻井队用于工区其他平台钻井;井场内雨水、洗井废水等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本平台配制压裂液;储层改造期间的压裂返排液经处理后拉运至其他钻井平台回用于压裂工序;钻前工程生活污水依托当地旱厕收集后农肥,不外排,钻井、压裂及地面工程施工队生活污水经环保厕所收集后外运至污水处理厂;管道试压废水经沉淀后用于场地洒水降尘。

2)运营期

运营期采出水及井下作业废水在平台现有的废水池内暂存,定期装车外运优先回用于其他平台压裂工序,无法回用的采用罐车运送至涪陵页岩气田产出水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生活污水经环保厕所收集后外运至污水处理厂。

项目产生的污废水经妥善处理后,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四、固体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钻井岩屑、废油、化工料桶;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废润滑油。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处置;清水岩屑进行铺垫井场等综合利用;水基岩屑经不落地系统收集、脱水后暂存,交有资质单位进行资源化利用;油基岩屑交由重庆海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处置单位处置;压裂返排液絮凝沉淀污泥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

2)运营期

运营期产生的废润滑油、清罐油泥交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统一交当地环卫部门处置。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得到有效处置,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五、地下水环境防治措施

1)施工期

施工过程中将产生施工垃圾、生活垃圾等废物。通过评价提出施工固废收集外委处置,尽量避免跑冒滴漏油类,发现滴漏油类应将污染土壤收集外委处置。总体施工过程对地下水的污染影响很小。

本项目钻井采用近平衡钻井技术,井筒内的钻井液柱压力稍大于裸露地层的地层压力,钻井过程中地层地下水压力及水位均维持原状。导管至二开直井段,钻井液均使用清水,清水钻井液对于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水质基本没有影响。

在做好相关防渗和防护工作后,可以将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降低至最低,对地下水影响小。

2)运营期

通过严格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地下水分区防控措施和源头控制措施、跟踪监测措施,正常工况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小可接受。

非正常工况下污水泄漏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是缓慢的,非正常工况下井场周边小范围对地下水将造成轻度影响,应急池池底破裂非正常工况下对地下水将造成一定影响,在小范围出现超标,影响居民水井数量少。因此,通过尽量避免非正常工况的发生,同时加强地下水和跟踪监测、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在事故性污染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监测和地下水污染控制措施,即在污染物区域和地下水排泄边界进行抽水以阻隔污染物的扩散,根据应急监测情况,为下游受影响居民提供桶装饮用水、另找水源等方式保证居民正常用水,总体影响是可控的。总体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可接受。

六、土壤环境防护措施

1)施工期

施工过程中将产生施工垃圾、生活垃圾等废物。通过评价提出施工固废收集外委处置,尽量避免跑冒滴漏油类,发现滴漏油类应将污染土壤收集外委处置。总体施工过程对土壤的污染影响很小。

钻井及储层改造施工过程,化工药品堆存区设置遮雨棚及围堰,地面铺设有防渗膜;柴油罐、盐酸罐均设置围堰及防渗膜;水基岩屑采用岩屑不落地装置进行处理,保证废水、水基岩屑不落;井场内池体均采取防渗处理,在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措施,可有效防止土壤污染。

2)运营期

评价范围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达标,通过落实设计及评价提出的源头控制和分区防渗措施,预计周边耕地土壤及占地范围内各评价因子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本项目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是可以接受的。从土壤环境影响的角度,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七、生态环境防护措施

本项目占地类型主要为耕地;由于平台面积较小,项目工矿景观的加入对项目区现有景观格局影响轻微,通过设置完善的截排水沟,并对井场占地进行硬化,可有效减缓水土流失,在施工结束后,及时对临时占地形成的地表扰动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虽然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该区域环境系统承受能力之内,但在基建及开采过程中仍需重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严格落实各项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以达到对生态环境扰动影响最小化,并在相应时期对造成的生物损失进行必要的恢复与补偿。

通过落实评价提出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影响小,对区域生态功能影响小。总体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可以接受。

八、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施工期

钻井施工中应严格按照《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导则》、《页岩气钻井井控安全技术规范》(AQ/T20762020)、《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规范》(GB/T 31033-2014)执行。防H2S的安全措施应符合《硫化氢环境钻井场所作业安全规范》(SY/T 5087-2017)、《含硫化氢油气井钻井井控装置配套、安装和使用规范》(SY/T6616-2005)、《硫化氢环境人身防护规范》(SY/T 6277-2017)的要求。

井下作业应按《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AQ2012-2007)、《井下作业安全规程》(SY/T5727-2020)和《硫化氢环境井下作业场所作业安全规范》(SY/T6610-2017)等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作业。井控还应《钻井井控技术规范》(Q/ SY02552-2018)要求。修井及封堵作业过程应符合《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9部分:换井口装置》(SY/T5587.9-2007)、《常规修井作业规程 第3部分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SY/T5587.3-2013)和《常规修井作业规程 第14部分:注塞、钻塞》(SY/T 5587.14-2013)等标准规范的要求。

压裂测试作业应按《天然气井试井技术规范》(SY/T 5440-2019)、《高压油气井测试工艺技术规程》(SY/T 6581-2012)和《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SY/T5225-2019)等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试气前应进行井筒完整性评价。 建议测试前应疏散井场和放喷口周边的居民,并在井场周围设置警戒线。放喷测试应在白天进行,现场工作人员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便携式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监测报警仪。

2)运营期

1、废水转运风险防范措施

废水外运应建立建设单位与当地政府、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的联络机制,保障信息畅通。

①对承包废水转运的承包商实施车辆登记制度,为每台车安装GPS,并纳入建设方的GPS监控系统平台。

②加强罐车装载量管理,严禁超载。加强对废水罐车司机的安全教育,定期对罐车进行安全检查,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③加强对除驾驶员外的其他拉运工作人员管理,要求运输人员技术过硬、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

④加强对废水罐车的管理,防止人为原因造成的废水外溢。

⑤转运罐车行驶至河流(含河沟、塘堰等)较近位置或者穿越河流(含河沟等)的道路时,应放慢行驶速度,平稳安全通过,防止车祸、人为等原因造成的废水外溢,污染地表水体。

⑥废水转运应提前安排,尽量避开暴雨时节等导致路况变差的季节。废水外运路线应尽量避开穿越饮用水源保护区的道路。

2、凝析油转运风险防范措施

凝析油是具有高闪点和低蒸气压的特点。然而,在运输过程中仍可能面临泄漏、火灾和爆炸、环境污染以及运输设备的机械故障等风险。本项目凝析油运距较长,主要跨越高滩河、御临河、渠江、嘉陵江、涪江、沱江等河流,跨越上述河流时应谨慎通过

为了确保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

①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所有参与凝析油转运的操作人员都应熟悉并严格遵循标准的操作程序。这包括正确的装载和卸载方法、阀门开关顺序、应急响应步骤等。通过规范操作行为,可以降低人为错误导致的风险。

②定期检查与维护:对运输车辆、管道和储罐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例如,检查是否有泄漏或腐蚀现象、确认压力和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检查泵和其他机械设备的工作状况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③使用合适的运输设备:选择设计合理、质量可靠的运输设备,并根据凝析油的性质(如闪点、蒸气压)选用适当的材质和防护措施。例如,对于易燃易爆的凝析油,应使用防爆型的运输设备;对于有腐蚀性的凝析油,则需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的容器。

④监控与预警系统:安装实时监测系统,对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进行监控,并设置预警系统以便在异常情况发生时及时报警。这有助于预防潜在事故的发生,并为快速响应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⑤应急响应计划: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现场隔离、疏散程序、灭火措施以及环境清理等,并定期演练以提高应对能力。当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⑥安全培训:对参与凝析油转运的所有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通过培训,使员工了解凝析油的性质、危险性及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避免因无知而导致的事故。

⑦环保措施:在转运过程中采取防渗漏、防溢出措施,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物资,如吸附材料、围堵设备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要确保在发生泄漏或其他污染事件时,能够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尽快恢复环境的清洁。

⑧消防设施:在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包括灭火器、消防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火警应对能力。

⑨通信保障:确保现场通信畅通,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联系相关部门或机构请求援助。可通过设立专用的通信网络或使用无线通信设备等方式,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⑩气象监测:对于海上或特定地区的凝析油运输,需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作业。如有必要,应建立专门的气象监测系统,实时获取气象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凝析油转运过程中的风险,保护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

3、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严格按照《QSY 1858-2015页岩气地面工程设计规范》、《NBT 14006-2015页岩气气田集输工程设计规范》、《气田集输设计规范》(GB50349-2015)、《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规范》(SY6503-2016)等等相关行业规范进行设计、施工、检验和作业。保证材料、设备质量和施工质量。

②集气站应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井口地面安全截断系统,井口设置高、低压安全截断阀,进出站管线上设紧急截断阀。同时应采用先进的截断阀系统,将截断反应时间和截断时间控制在最小,减小风险事故的页岩气泄漏量。

③集气站应安装避雷和防静电设施,保证报警设施完好无损,并定期检查接地电阻和避雷设施,以确保其完好性。场站应安装可燃气体报警仪,并定期检查报警系统工作是否正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监控、报警。

④集气站应配备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应急设施、物质,如放空管、灭火器、消防设施、警示标志、逃生门、风向标等。 站场周围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告知附近居民可能性危险、危害及安全注意事项。站场围墙上应设置醒目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吸烟、明火等标识、标语。

⑤集气站定期人工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护、保养、更换,防止法兰阀门泄漏、管线腐蚀泄漏、设备机体泄漏。

⑥利用现有废水池前应对废水池的结构安全、防渗系统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各废水池应设置液位自动监控、报警系统,加强平时管理,保证池体液有1m的空余容积,水位达到池体1m时前应组织外运。并定期开展池体防渗系统和结构安全的检查、维护。

⑦加强油罐等罐类的维护保养,避免油类泄漏事件的发生;加强油类运输车辆的维护,确保车辆和连接管道处于良好状态;加强员工风险防范意识教育,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在油类转运时,应对油罐及连接管道等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在不存在隐患的情况下进行转运。

忠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

2309-500233-04-01-254256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