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人民政府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部门>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政务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政务活动

忠县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日期:2020-10-19
字号:
分享:

近年来,忠县深入调查研究、深化实践创新、创建示范项目、推进标准建设,采取“互联网+”等模式,有效破解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享难、工作监管难、考核求证难等难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逐步探索出一条高效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标准化均等化管理模式。

一、创建示范项目,探索服务路径

一是建基础设施。探索以“基层小区文化工程精准服务社区群众”为内容,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采取基层小区自愿申报、场地自愿无偿提供、政府资助扶持文化活动设施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模式,已在县城建成集宣传文化、体育健身、科学普及、普法教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50多个小区文化室(文化中心),达到了“三室一场一橱窗(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文化娱乐室、一个电子阅览室、一个健身场所、一个宣传橱窗)”的标准建设,为群众提供了便捷丰富的文化服务。二是树特色品牌。在各社区建成一批小区文图分馆、图书漂流亭、社区广电智慧平台等设施,将文化服务链条延伸到县城居住小区,实现优质资源在小区的最大利用、最大覆盖、最大均等。精准对接群众的文化需求,每月组织文化干部到小区文化室(文化中心)开展各类讲座、培训等服务2次以上,引导小区文化室培养自己的文化品牌,打造一批有特色的社区“春晚”、“社区文化节”、小区“合唱室”、“书画室”等文化品牌,形成“一社区一特色、一室一品牌”。三是强服务管理。探索制定《忠县城区小区文化室(文化中心)管理办法》《忠县小区文化室(文化中心)管理员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办法,配备49名专兼职管理员进行小区文化室(文化中心)日常管理,对小区文化室(文化中心)实行星级管理,目前已评选出星级文化室(文化中心)10个,优秀管理员6名。

二、完善标准体系,推进服务均等

一是服务标准化。研究制定《忠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从服务供给标准化、服务设施标准化、服务内容标准化、服务考核标准化、服务形象标准化等五个方面对四级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制度进行了规定和要求。制定完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忠州博物馆等服务规范。二是服务特色化。在建好文化馆、图书馆总馆基础上,先后建成城市文化驿站、城市书房、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有声图书馆、数字文化体验厅、图书漂流亭等一批特色文化阵地,为基层群众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文化需求。完善提升372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农村文化大户563个、小区文化室(文化中心)50个,进一步夯实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阵地。三是服务均等化。统筹各类公共文化资源,全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通过公共文化物联网服务平台,开展“你点我送”菜单式服务,提供适合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等群体的基本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年均为29个乡镇(街道)免费配送文艺演出、文化讲座培训、展览展示、阅读指导等1400余场,年均送优秀文艺演出进基层近800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三、创新服务模式,破解管理难题

一是互联网+管理。针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难题,研发建设“文化机构业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对公共文化机构业务办公平台实行统一系统平台业务模块类型、统一系统平台活动实施程序、统一系统平台数据采集传输方式、统一系统平台数字统计界面的“四统一”,在县文化馆、图书馆及29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安装使用,明确专人负责系统日常管理,将基层每项活动的实施时间、工作过程、实施结果等各文化机构工作情况通过系统平台全面反映。二是互联网+督查。县文化旅游委定期对县文化馆、图书馆以及29个乡镇、街道文化站的业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网络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并纠正。对各级公共文化机构考核工作不到现场、不听汇报、不增加下级部门的负担,重在平时加强系统平台业务工作的指导和监管。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腿”,让干部群众少“跑路”,且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提升。三是互联网+考评。根据县委、县政府年度文化工作的目标任务考核,各级公共文化机构都以系统平台产生的档案资料和数字资源内容作为考核依据,将各文化机构业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情况。平台自动生成的业务档案、数字资源、统计年报、个人和团队业绩、满意度测评作为评估定级、绩效评价、职称评定的依据,上级部门调用分享资源随时能够提供原始依据。

四、革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树牢数字化理念。建成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体验厅,29个乡镇图书分馆“一卡通”。利用重庆文化云、文化馆、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提供图书、公开课、视频、讲座等线上优质文化资源,各馆、站之间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实现优质文化资源与广大群众零门槛、零距离。二是实施流动式服务。将坐等上门固定服务转变为主动走进社区、走进群众送服务,利用流动图书车、流动文化展板、流动文化讲座等形式,组织近400名文化志愿者,深入村、社、小区,开展送演出、送讲座送培训、送展览等服务。三是建立长效化机制。建立城乡服务联动机制,通过文图分馆建设,完善县级馆与乡镇站、小区文化室(文化中心)建立“结对子、种文化”指导制度,每年对300余名基层文艺骨干进行集中培训,激发基层群众自办文化的热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