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 现将某学校教室照明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被查处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整理,以案释法,以此为戒。
某学校教室照明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案
案情介绍
2023年3月21日,卫生健康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对某学校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在三年级一班教室内见安装有照明灯具9盏,灯管方向相对黑板按垂直布置,9盏照明灯具均未见安装灯罩。见安装有黑板照明灯具2盏,灯管方向相对黑板按平行布置,2盏照明灯具均未见安装灯罩。经调查核实:该学校教室照明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该学校的行为违反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六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参照《重庆市卫生健康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新裁量基准编码:XX001)的规定,给予该学校警告的行政处罚。2023年5月26日,向该校邮寄送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本案顺利结案。
案例评析
(一)增强法规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规定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黑板照明应设2盏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虽然该校教室和黑板照明灯具设置的数量和安装方向均符合标准,但11盏灯具均为裸灯,未安装灯罩,不符合该标准。究其原因在于该学校负责人对学校卫生相关标准未完全掌握,研究不够深入、细致。各学校负责人一定要深入学习学校教学生活环境相关标准规范,增强卫生法律法规意识,强化学校卫生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标准,确保学校教学生活环境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规范。
(二)加强监督执法,督促整改落实。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安全。教室照明环境不达标,是造成学生视力近视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卫生健康执法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教学环境的监督执法力度,对教学环境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学校要不定期开展“回头看”,督促其按要求按标准进行整改,使其为学生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卫生的用眼环境。
(三)加强部门联动,强化源头管控。卫生健康部门和教育部门要加强配合,开展联合执法,加强信息互通,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效率。卫生健康部门与教育部门要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对学校卫生执法检查情况及时通报教育部门,建立执法情况通报长效机制,督促学校抓好整改落实,从源头上改善学校教学环境。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