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上,一个个西瓜大棚整齐排列,蔚为壮观;水田里,碧绿的茭白长势正旺,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果园里,奇异莓已长出毛茸茸的果子,恰似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绿宝石”……5月的善广乡一派欣欣向荣的场景。
近年来,善广乡以乡村产业振兴为引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发展西瓜、茭白、奇异莓等特色产业,带动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共建美丽乡村。
在庄子村的一处山坡上,数十个西瓜大棚里,不少村民在不停地忙碌,或浇水或锄草或施肥,各自忙碌,好不热闹。
“去年尝到甜头后,今年新建西瓜大棚51个。”庄子村党支部书记谭松柏说,为消除“空壳村”,壮大村集体经济,去年初,在乡政府的组织带领下,他到永川区考察西瓜产业,回来后就在村里流转土地30亩,建成西瓜大棚10个,种植西瓜10亩、二荆条20亩,村集体经济当年实现收入8万多元,解决当地10多个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务工增收。
在雨台村生态茭白基地,放眼望去,一块块梯田绿意盎然。基地负责人张正红坦言,他被家乡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吸引。去年初,张正红回到家乡,投入60多万元开始创业,流转土地200亩试种茭白。为确保用水之需,乡政府帮助建河堤和蓄水库,助力产业发展,如今,茭白产业平均亩产值1.2万元。
如今,在善广乡广大农村,随处可见特色产业发展的蓬勃景象。在金钟村奇异莓基地,种植的50亩软枣猕猴桃已正式挂果;在金钟村500亩黄金芽茶叶基地,只见漫山青青叶,黄金芽茶待机萌发;在三星村、杨鹤村,5000亩楠竹苍翠挺拔,郁郁葱葱,整个竹林都被绿色笼罩着;在全乡各个角落,小米辣见缝插针地生长在田边地角,好似争相为善广乡的特色产业增值赋能。
“突出差异,立体布局3个产业发展带。”善广乡党委书记张磊说,接下来,善广乡将在高山茂林区域,依托天池森林、上坪云海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打造文旅康养产业带;在中山缓坡区域,重点发展奇异莓、黄金芽等山地特色高效产业,打造山地特色产业带;在低山河谷区域,发挥传统粮油种植优势,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高效粮油产业带。
善广乡将加大品牌打造,规模发展茭白、楠竹、西瓜三大主导产业。发挥“七颗星”公司头雁作用,创新发展模式,鼓励致富带头人投身茭白产业,积极融入全国高品质茭白市场;引导企业精细化管护5000亩楠竹,支持开展笋竹苗木繁育、鲜笋加工、竹纤维餐具餐盒研发,延伸楠竹产业链,打造链条完整绿色生态的竹业经济;坚持村级集体经济优先发展,“村组企”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扩大优质大棚西瓜种植面积,全力打响“香草溪”品牌。
多元培育“N”个精品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善广乡将在水质、水利条件好的河段,积极实施综合种养,大力发展泉水小龙虾、中华小青虾等特色养殖。充分发挥山地特色优势,推进设施化栽培和精细化管理,园区化发展泉水鱼虾、黑山羊等有机农副特色精品产业。建立产业空间立体化,以产业带动链条发展,完成产业集群融合,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