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人民政府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新立镇人民政府>政务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街道>新立镇人民政府>政务活动

补短板,强弱项建设高质量田园综合体 ---“三农”面临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日期:2020-11-19
字号:
分享:

十九大以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广阔农村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忠县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发展特色产业,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一兴四美,七彩大地”的美丽乡村新面貌正在形成,农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还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产品竞争力较弱、“三农”人力资源匮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缺乏等一系列制约着“三农”发展的短板。以忠县新立镇为例说明:

一、存在问题

(一)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发展规划

长期以来,农村发展农业以传统种植养殖业为主要业态,新立镇是田园综合体主战场正在创新性的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典型,然而作为田园综合体应是业态丰富,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的整体,包含工业、商业、服务业。目前田园综合体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服务没有跟上,还无法给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田园综合体外的村社区发展也仍存在土地分散化,适度经营规模不大,农村土地撂荒现象严重,“一村一品”没有真正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没有打开思路,缺乏特色,没有找到合适的定位,很多在盲目跟风种植养殖,没有深入考察土壤气候水文条件,一阵风刮过,甚至有颗粒无收的风险。

(二)“三农”人力资源匮乏。

城市吸纳优质劳动力的能力较强,农村青壮年大量向城市流动,新立镇户籍人口5.05万人,常住人口3.1万人,劳动力资源共计2.1万人,且以3%的速度逐年下降,“农村空心化”问题逐渐凸显。此外,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断层严重现象。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从业人员总量较多,但专业人员相对较少;初中级人员数量较多,但高级领尖人员相对较少;其它专业从事农业的人数较多,但农业专业院校毕业的人数相对较少。且老龄化现象严重,50周岁以上占70%,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偏弱,农技推广人才短缺,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三)产品竞争力较弱,供需匹配力不足

新立镇以柑橘、水稻为主要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60%以上,柑橘企业众多、柑橘品种较多但是总体上产品品质不高、同质化现象较严重。产品营销缺乏、产品包装简单,在国内经济大循环,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忠橙”品牌知名度仍有待提升,覆盖范围更加广阔的物联网运输链没有建立起来,一面是国内国际产品大量需求,一面是柑橘产品大多在县镇域范围内销售的现实的矛盾让产品竞争难以走出“舒适圈”,持续性发展乏力。

(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缺乏,陈规陋习仍然存在

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精神世界空虚,大都喜欢用手机浏览低级趣味、碎片化社会新闻。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力量依然薄弱。白天忙挣钱,晚上打麻将是很多农民生活的常态。所谓的文化活动,无非就是看电视、跳广场舞,农家书屋数量有限,真正用起来的人也寥寥无几,文化广场空着白天晒太阳晚上装星星,文化健身器材少有人使用以致生锈报废。广播、露天电影也多是为了满足上级任务而播放。优秀的农耕传统文化、淳朴民风也在渐渐遗失,赌博、酗酒、家庭矛盾、无理信访、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大行其道,田园综合体马拉松廊道两侧还时常能看到单双零星分布的坟墓,严重破坏橘乡田园的风景。

二、解决措施  

(一)以党建为引领加强文化建设

立足乡村文明,深入挖掘,继承发扬农耕文化所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同时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委、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凝聚人心,借助田园综合体党建联盟通过书记上党课,让群众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加群众的参与感,幸福感,充分挖掘传承传统巴渝农耕文化,厚植发扬“忠”文化,广泛宣传树立文明新风尚,开展“五村五户”评选活动,以良好家风带政风社风。

(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坚持“产业化”精准发展。

在新立镇柑橘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建设的背景下,立足地域优势,完善规划体系让田园综合体真正成规模发展,以“中国橘城,三峡橘乡,田园梦乡”为定位,以柑橘全产业链为核心,走柑橘产业经济循环发展之路。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多业融合、城乡共生为理念,建设集生产、产业、经营、生态、服务、运营六大体系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高科技柑橘园”。谋划把“短平快”产业发展和农村“三变”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等紧密结合,不仅可以有效保障“短平快”产业项目的顺利实施,还能在短期为农民增加收入,努力提高供给水平,协调推进农业循环发展,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发展,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吸引更多青壮年返乡创业,吸收产业周边老龄化劳动力。 

(三)提高产品品质,扩大产品销路

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通过选用优质品种、改进栽培技术、精心设计产品包装,加大全镇“三品一标”的注册率。不断满足消费者对安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让忠橙柑橘、生态大米、绿色蔬菜、优质猪肉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让农产品进城入市,积极探索对接城市社区、商场超市、餐馆集市,借助互联网经济的广阔市场,通过书记现场推介、“网红”直播带货,扩大品牌知名度、提高产品销售量。

(四)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搞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一是积极发掘和培养各领域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等乡土人才,农业科技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等,他们是乡村振兴的本土人才组成队伍,必须不断提升其素质、发挥其潜能。可以探索建立政府和各大农业类高校、高职院校、农业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动育人机制,针对性的吸纳专业技术人才加入。二是要充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立镇目前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5家,要增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使用规模化经营来带动标准化生产。三是搞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利用集体专业合作社发展产业开展社会化经营活动的带动辐射作用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创新村集体、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利益联结机制。四是加强技能培训,为各类人才、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创造、创业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并定期举办传统技艺技能大赛,发挥乡土人才在技艺传承、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带动作用。

总的来说,解决“三农”问题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加强督查督导,加强宣传引导,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障,久久为功,完善体制机制,充分运用农业农村改革、创新发展思路、凝聚发展合力共同建设高质量田园综合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