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导师“指路”。聘请14名乡镇企业创业带头人、3名银行高管、2名律师和其他领域优秀人才2名,组建一支创业导师队伍,通过“线上+线下”“进社区、进乡镇”等方式,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服务200余人次。
二是平台“安家”。建立“政府+企业+集体经济”合作模式,创建忠县时代梦工厂创业孵化基地,天子山、灌湖水乡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创业平台3个,累计孵化企业173家。
三是贷款“润苗”。落实专人、设置专窗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服务,开通“线上+线下”申报渠道,1-4月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8笔3797万元,直接帮助198人成功创业,带动600余人就业。
四是培育“拔尖”。建立创业动态项目库,选送优质项目参加大学生启航计划、中国创翼、渝创渝新等国家级和市级创业大赛,培育壮大“领头羊”企业。“少儿机器人编程项目”荣获市级大学生创业启航计划三等奖,威旺农场“放心肉”项目成功入围第五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