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长江三峡国际马拉松(重庆·忠县)起跑现场。
1951年,忠县人民文化馆成立;1979年,石宝寨首次对外开放;2015年,大型山水实景演艺《烽烟三国》开演;2017年, 长江三峡国际马拉松(重庆·忠县)开跑、全国移动电子竞技大赛开赛……从文化产品是奢侈品、旅游业几乎为零,到旅游业逐步起步、文化资源成忠县名片,再到文旅融合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县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现已成为推动忠县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电竞+体育”双引擎,拉动文体产业加快发展
“忠县不仅有柑橘,还有马拉松。我会邀请更多朋友来参加2019三峡马。”近日,四川省达州市市民邹波说。
2017年,忠县举行首届三峡马,美丽的赛道、良好的服务令参加跑马的邹波十分满意。2018年,他带着达州一跑团30余名队友到忠县参加第二届三峡马。
一场马拉松领跑一座城市。忠县的马拉松跑道从城市延伸到农村。今年4月,邹波又和队友们来到忠县参加“三峡橘乡”田园马拉松,以奔跑的姿态感受“三峡橘乡”的魅力。
无论是三峡马,还是田园马,无疑都取得了巨大成功。2017年的三峡马共5405名跑者参与,2018年的参与跑者飙升到1万名。田园马首次开跑就吸引 了22个省市3000名跑步爱好者。2018年的三峡马入围“2018中国最具影响力马拉松赛事排行榜”TOP100榜单第66位,荣登2019中国最具赞助价值马拉松赛事100强,并斩获“银牌赛事”“最美赛道特色赛事”两大奖项。
近年来,我县体育产业呈现喜人势头。各类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带动了全民健身,更促进了我县经济发展和知名度提升。赛事经济与忠县文化旅游发展形成互动,成功带动县域内旅游、餐饮、酒店、民宿等服务行业的消费增长,使我县在文化、体育、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实一步。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热潮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全县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推动完善县体育中心、香山体育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社区健身点10个、乡镇健身广场1个、五人制足球场1个,体育场地面积增加10万平方米以上。2018年全县举办23次篮球、足球、乒乓球联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
除了马拉松,电竞是我县近年来兴起的另一个很“潮”的产业。
2019年6月,在重庆主城开赛的长江三峡电子竞技大赛让不少人深感意外:虽然首场比赛在主城开赛,主办方却是地处三峡库区的忠县,且复赛、决赛都在忠县三峡港湾电竞馆举行。事实上,在2017年底和2018年底,我县已连续两次成功举行全国移动电子竞技大赛,在业内产生强烈反响。
2017年,我县提出用3到5年时间建成全国知名的“电竞特色小镇”,把忠县电竞小镇打造成为电竞主题体验乐园,实现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我县与四川希望教育产业集团签约合作,投资建设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经开工建设。忠县电竞小镇成功入选“2018全国优选体育产业项目名录”。目前,全县正加快构建完善的电竞赛事体系,打造电竞人才培养“摇篮”,加快推进电竞产业园区、电子竞技孵化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电竞文体旅融合发展。
文旅融合引领全域旅游破题升温
各旅游景点游人如织,美丽乡村如诗如画……近段时间,不少游客在“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的田野中感受秋高气爽的惬意。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县旅游业几乎为零。1979年,石宝寨对外开放。随后,白公祠、天池山森林公园等景区相继对外开放。198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5万元。2000年,忠县共接待游客2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6万元。
数据来源:县史志办 制图:田华平
去年,我县确定了“1+3+8”旅游发展布局,紧扣“1000万人次旅游”目标,力争到2020年,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1200万人次,文化旅游年综合收入达到50亿元,文化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以上。到2025年,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1600万人次,文化旅游年综合收入达到100亿元,建成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知名目的地。
如今,忠县以旅游产业为载体,以文化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在文旅融合中迈出坚实步伐。我县立足石宝赛、白公祠、三峡港湾三大核心景区,以“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为示范引领,重点支持涂井“三峡橘海”、黄金“花田溪谷”、拔山“金色杨柳”等景区提档升级,形成“七彩大地”旅游景观。
以忠文化为魂,石宝寨、三峡港湾国际旅游度假区不断做足融合功夫。其中,三峡港湾国际旅游度假区以《烽烟三国》实景演艺为核心、以电竞小镇为引爆点的东溪河两岸,文化演艺与真人体验秀交相辉映,加速形成了三国文化演艺中心;石宝寨不断提档升级,通过扩容空间、丰富业态、联动周边等手段,大力发展水寨风情、民俗技艺、文化体验、特色美食等新兴业态。
数据显示,文旅融合发展让我县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13.6∶45.4∶41.0。2018年,全县共接待旅游人数700.51万人次,同比增长46.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93亿元,同比增长48.1%。
以基层文化建设浇灌文明之风
“社区活动中心吸引了很多的学生和社区居民参与,现在我们社区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近日,忠州街道香怡社区居民黄邦寿告诉记者,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每天都很热闹,居民没事就会来转转。
黄邦寿是一名文艺爱好者,也是一名老党员。在社区建设文化活动中心的同时,黄邦寿带动社区群众编排反映优秀家风、家训、家道的节目,在社区居民中开演,深受欢迎。
“现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能让老人老有所乐,可容纳100人同时开展文化活动。”香怡社区党总支书记申红说,社区建成文化活动中心后,经常开展道德讲堂,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带动社区文化建设。
一个地方最好的风景就是文化的绽放。去年,我县基层小区文化工程精准服务社区群众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资格。县文化旅游委以打造基层文化活动中心为重点,不断推动项目建设。今年9月初,该项目顺利通过文化部中期督查验收。
在城区,中博社区及六合花园、澜凯星都、尚城名都、香山国际等小区纷纷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居民可以在文化室内健身、唱歌、跳舞。在农村,“文化大户”评选等活动的开展让农村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村级文化服务中心让广场舞队有了活动场所……室外练习有场地,室内学习有地方,老百姓在自家门口就能锻炼身体,也能经常欣赏到广场舞比赛、文艺展演等,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