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给肉兔等鲜活畜牧产品的销售带来一定冲击。连日来,县农业农村委多方联动,积极解决肉兔销售问题,确保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2019年,我县出栏肉兔440万只,其中年出栏1万只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兔场27家,全县肉兔年产值约2亿元左右,是全市肉兔饲养量较大、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区县。肉兔主要销往渝西及四川成都、内江等地。县农业农村委近期组织的春耕春播春管春防调研组在调研中发现,前段时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因部分地区实施交通管控,导致肉兔出栏积压,出现了“销售难”。
针对这一问题,县农业农村委立足销售谋未来,采取多项措施为肉兔产业谋划发展蓝图。县农业农村委从长远战略布局,将肉兔加工型企业作为2020年农业领域招商引资的重点,延长肉兔产业链条,推进肉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同时将肉兔发展纳入疫情防控期间全县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保供稳价20条措施所涉产业。县农业农村委积极向市农业农村委畜牧处、市农业信息中心报告,通过市级层面加强省际间的沟通协调,并将肉兔滞销积压信息在“益农信息社”“渝益网”等网络平台发布,扩大消费者知晓面和销售范围。广泛向市民宣传肉兔“三高三低(即高蛋白、高赖氨酸、高消化率,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的品质特征,激发市民的肉兔消费潜力,解决肉兔短期销售低迷问题,有效平抑猪肉价格上扬。此外,县农业农村委还及时协调解决乡村道路运输不畅等问题,确保肉兔养殖企业产销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