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忠县境内,许多地方还存留着空中渡槽,那一个个渡槽成为了一道亮丽的历史风景线。
2000多年前,人类找到驯服水的方法:从有水处调水至缺水地。自此,渡槽应运而生。
渡槽,也称高架水渠。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渡槽超出了水利的范围,在中国文化史、建筑史、社会史中都具有重要影响。在那个年代,忠县境内拥有渡槽超过100个。所有渡槽均采用条石修砌,建筑工艺十分精湛。
当时,渡槽对忠县农村生产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今,这些当年承载梦想的“人造天河”都已废弃,化作一个个特殊的记忆符号。但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社会怎么进步,人们当时那种战天斗地、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奋斗精神,都是值得弘扬和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