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波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供水管理强化饮水安全保障的建
议》(第15号)已收悉。感谢你们对水利工作的关心,收到你们的联名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召集相关科室人员专题研究,并会同县规资局、县住建委协同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农村供水基本情况
农村供水工程是一项得民生、得民心的惠民工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历了饮水解困(90年代中期到2010年),饮水安全(2011年到2015年),饮水巩固提升(2016年-2020年)等三个阶段。目前全县正在实施农村供水保障,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十四五”以来我县共整合三峡后扶、乡村振兴、移民后续等资金6.07亿元,建成杨家坝水厂、马耳坝水厂等农村供水工程72处。黄钦水厂被评为全国规范化水厂,磨子水厂、东溪水厂等30座水厂被评为市级标准化水厂。我县采取招商引资引进社会资本(海南立升)采用超滤膜水处理工艺用于农村制水,水质合格率大幅度提升。目前我县共引进民间资本4500万元,建设超滤膜水厂19座。去年9月至今,先后有、四川犍为县、湖南怀化市等多地水利局及供水企业前来学习我县农村供水先进经验。
(一)农村供水设施现状。目前全县共建成173处集中供水工程(供水人口79.67万人),3150处分散供水工程(供水人口5.81万人)形成了以规模化供水为主(千吨万人规模化水厂30处),分散式供水为补充的供水格局。
(二)农村供水水源现状。全县农村集中供水水源共有171处,其中市级水源地1处(白石水库)主要由骨干水源工程(34处,43.03万人)、长江或溪河水(79处,28.25万人)、山坪塘(52处,7.67万人)、泉水及地下水(6处,0.72万人)为水源。
(三)农村供水管理体制现状。全县农村供水管理有:县自来水公司(2处,6.14万人)、重庆泽润水务公司(34处,54万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3处,0.26万人)、村集体(130处,23.27万人)、个体企业(4处,1.5万人)等多种经营管护模式。
二、关于建议的回复
(一)关于寻找新水源,解决季节性保障的问题。我县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去年完成全县农村供水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绘制抗旱风险图。为农村饮水工程,明确了应急保障水源和抗旱保障措施。
(二)关于调查摸底,建立饮水问题台账。我县按要求建立每月一排查,并建立台账,对农村供水问题实现动态清零。对乡村振兴反馈的106处饮水疑似问题,安排专人核实处理,做到件件有回复。
(三)关于推陈出新,出台措施。根据我县水资源条件我县正按时序出台相关政策。一是我县正在编制《忠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方案》《忠县水网规划》。二是我县正在加快推动县域统管方案。联合县级相关部门出台适合我县农村供水统管的机制文件。
(四)建立有效运行机制。为理顺管理体制我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一是2020年县政府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的意见(试行)》明确了“三个责任”主体即政府的主体责任,行业的监管责任和运行单位的运行管护责任,并落实了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运行管理经费。二是我县农村供水推行“三级管理”制度,从水厂到村主管由供水企业管理,村主管到农户水表由村委会或者协会管理,从水表到农户龙头由用户自行管理。目前我县农村规模化水厂主要由泽润公司管理,小型水厂由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或村委会管理,分散供水工程由农户自行管理,基本形成“专业公司+村委会+协会管理”的格局。
我县农村供水定期在网站上对“三个责任人”进行了公示,同时集中供水工程在水厂的显要位置对“三个责任人”和农村供水县级监督举报电话进行公示,另外各个水厂分别开通热线服务电话,24小时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投诉。
此答复函已经吴尚蓉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县政府办公室和县人政协人事代表工委。
忠县水利局
2024年5月30日
联系人:沈术华 联系电话:5445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