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建议提案办理>县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

忠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县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16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1-11-29
字号:
分享:

程铁蓉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县经济信息委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对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建言献策。现将有关提案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关于“突出项目为王”的建议

2017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双特”发展思路,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力度,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装备、资源加工”四大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从源头上充实项目数量,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项目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保持县域经济稳健运行。3年来,先后引进了际华海药西部(忠县)医药产业基地、三一绿建绿色智能建筑产业、新润星科技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天辉能源科技等工业项目96个,协议引资395亿元,其中超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引进的新兴际华集团系世界500强企业、国务院直属的中央企业,投资30亿元的际华海药西部(忠县)医药产业基地项目为近年来我县单个项目协议引资最大的项目。我县在招商机制方面着力构建“5+11+N的招商引资新格局,建立全民招商机制,积极搭建干部群众招商信息反馈平台,健全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措施。突出招商重点,围绕四大集群产业补链延链强链、特色高效农业资源提升价值链,以及现代服务业布局产业链等方面开展招商引资。坚持将驻点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强化以商招商,探索平台招商新机制,继续发动情怀招商攻势,形成“请回一个老乡带来一群合作伙伴,招回一个项目引来一个集群产业”的招商态势。

2020年来为加快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切实弥补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投资放缓影响,我县开展了“重点项目百日攻坚行动”,聚集竣工项目提速投产一批、续建项目加快推进一批、新开工项目提前开工一批、策划包装项目争取支持一批、招商项目签约一批等五个方面。针对当前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由项目责任县领导为组长、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涉及问题相关责任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问题化解专班工作组,按照“领导带队推动、部门主动推动、解决问题推动、督查考核推动”的工作机制,责任县领导要深入项目一线,下沉现场服务,抓住关键问题关键环节,推动全县重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我委牵头完成全县工业企业项目投资25.96亿元,完成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忠县分厂硫磺回收装置尾气治理改造项目、君子林服饰西南片区总部基地项目、柔性可折叠可卷曲型锂离子电池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忠县医药产业基地项目建设目标及问题化解工作。在“重点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年度目标考核中,圆满完成考核任务。今年,我县持续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采取“周通报、月调度、季考核”的工作方式,结合“领导督办”“名次排位”“评优选先等措施,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关于“培育大企业”的建议

(一)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发展。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认真贯彻实施《以大数据为引领的创新驱动三年战略行动方案》,2019年以来推动了26家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特瑞新能源“磷酸铁锂生产数字化车间”3个数字化车间获得市级认定,天辉能源科技等20多家企业实现生产设备与工艺数字化,数控率大幅度提高,南泰电子等5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推动三一绿建等30多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同时,大力支持和培育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8家、高成长型企业9家、“专精特新”企6家,拥有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1家、市级技术研发中心6家、县级技术研发中心9家。派森百及其生产的NFC橙汁分别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获评中国驰名商标。海螺水泥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市级能效领跑者,瑞竹植物纤维获评重庆市级“绿色工厂”。目前,正大力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建设工作,着力推进技术产业化、集群化发展,积极引入服务平台企业,全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发展。

(二)推动项目建设加快进度。项目是发展的核心,也是崛起的关键。2017年以来我县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按照储备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实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建设、建设项目抓投产的思路。采取了“四个一批”“重点项目百日攻坚行动”等行动,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精简行政审批、提升服务效能,加强要素保障,促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形成全县上下围绕项目转、紧盯项目干的良好氛围,累计化解项目问题400多项,建成新润星科技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期、三一绿建绿色智能建筑产业项目一期、极达鑫科技专用空调生产、天佑礼品文化创意产品生产、忠润LNG综合利用等46个工业项目,其中天辉能源科技、极达鑫环境科技、重庆宇豪光学等27个项目已升规入库,新增产值52亿元,为促进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发挥了较大作用。我委特别组建了“专班”,力促医药产业基地一期、渝教食品加工基地、三一绿建二期、半导体电子产业一期、工业园区综合能源、220万吨粉磨站等项目加快建设,早日投产,促进海螺年产1000万吨无机非金属环保功能材料、聚融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忠县废旧物及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项目等项目及早开工建设,为工业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三)持续优化工业发展结构。按照“抓大壮小扶微”工作思路,深入实施旗舰工程、成长工程、升规工程、“双创”工程等四大工程,梯度培育骨干企业,以此不断拓展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提升产业能级,从而发挥集群效应,推进项目集中布局、产业加快集聚、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优势突出、链条完整、集聚效高的“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装备、资源加工”四大产业集群,不断改善和提升全县工业整体素质,推动特色工业经济有质量、高效益。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中,四大产业实现工业生产总值38.57亿元,同比增长36.7%,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98.1%

、关于“加强教育和培养企业家精神”的建议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2020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我委组织了供电、燃气、民爆、船舶等行业企业及规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责任人共87人,常态化开展了“安全生产”“燃气安全管理”专业培训,进一步落实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树立了企业安全生产理念;组织农产品加工、医药、人工智能化等企业业主及负责人126名,参加了“医药产业互联专题培训”“人工智能培训2019—2020年度第二期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和“2020年新经济时代下转型升级与盈利模式创新培训,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工作,引导企业家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强化遵纪守法意识、保持艰苦奋斗精神风貌,弘扬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

加强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的典型示范引领,积极宣传民营企业家先进典型,大力弘扬对党忠诚、负重拼搏、诚实守信、重情重义、律己修身的忠商精神。聚融集团梁华国、曼子集团陈克祥、胡燃商贸胡小平等企业家荣获“重庆市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天瑞医药刘西军、聚融集团梁华国等被表彰为“重庆好人”。县工商联联合县委统战部、县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对“优秀副主席”“优秀副会长”“优秀常委”“优秀执委”“四好基层商会”“长青树企业”“诚信企业”等进行表彰。在县电视台、县报社等媒体开设“脱贫攻坚·民营企业在行动”“抗击疫情·民营企业在行动”等宣传专栏,集中报道我县民营企业在脱贫攻坚和抗击疫情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150个次,全县尊企、护企、爱企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更加坚定。

四、于“大力提倡‘工匠精神’”的建议

我县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相关工作,由县总工会、县委组织部、县人力社保局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自2017年以来,每两年一次,联合开展了寻找宣传发布2017忠州工”“2019忠州工匠年度人物活动,共评选出2017忠州工7人,2019年忠州工匠年度人物”10人、提名奖10人。我委在推进企业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中,要求企业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提高质量在线监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要求企业应建立健全标准化、系统化的培训体系,为一线员工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切实提高其职业技能;要求企业应将工匠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激发员工精研生产技艺、不断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此答复函已经县经济信息委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贵单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忠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17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