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
你们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第116号,以下简称《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提案》提出了“统筹产业布局层次化特色化、宜机化改造、强产业链条、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的工作建议,县农业农村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了充分吸纳,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推动落实:
一、关于统筹产业布局层次化特色化
为了促进忠县现代农业发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制定相关规划,强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一是制定《忠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忠府发〔2022〕19号),指导农业农村产业、生态、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二是印发《推动全县“十四五”乡村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忠委农办〔2021〕39号),优化特色产业空间布局与主导产业的布局,综合考虑各乡镇(街道)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因素,聚焦一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乡、三个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11个县级示范村等“1+3+11”市、县级重点帮扶乡(村)分类分片、因地制宜布局特色产业,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真正实现“一乡一特”“ 一村一品”。三是创新经营模式,因地制宜推动农业企业+家庭农场逐步形成“大基地+小单元”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培育柑橘类经营主体373家,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9个,综合产值突破40亿元。四是积极争取各项财政资金。立足县域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争取6000万元用于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立足镇域建设农业产业强镇,成功推荐马灌镇、黄金镇为市级产业强镇,并纳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库管理;从2021年起将50%的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且每年递增5%,到2025年达到70%。
二、关于宜机化改造
因地制宜开展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在平坝、丘陵地区实施地块整形、土壤改良和田间交通、水利设施配套,建成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围绕粮油、柑橘、蔬菜等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对粮油、柑橘产业园区进行田间道路、水利设施配套,有效提高特色产业园区的综合生产能力。注重产村融合,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整村整镇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先后在马灌镇、拔山镇、双桂镇等地重点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忠县粮油稻田综合利用(稻虾、稻鱼、稻蟹)高产示范区,在复兴镇、黄金镇等地重点打造休闲观光农业、美丽乡村示范区;在新立镇、拔山镇等地重点打造柑橘园区现代农业水肥一体化灌溉区。编制完成忠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规划2021-2030年新建高标准农田27.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5万亩),改造提升20万亩,储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5个、改造提升项目24个、重点项目5个。2022年能完成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23年计划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5万亩。
三、关于做优做强产业链条
一是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引导乡镇村构建“1+3+5+N”经营体系,形成每个村1个龙头企业引领、3个以上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5个以上种养殖大户发展的经营格局。二是引导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升规后备库,对已达到规模以上的个体,督促企业做好“升规入统”的准备,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给予奖励,升规入统奖补资金10万元/个。2023年6月我县5家企业成为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100户领军企业,5家企业成为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100户成长型企业。其中,重庆瑞竹植物纤维制品有限公司经专家评审,已纳入重庆市市级拟上市企业后备库。三是探索建立“4+4”利益联结机制,即土地、树权、现金等资产联结、产业基地务工联结、加工环节联结、销售环节联结等4种联结方式;专业合作社+农户、农业企业+农户、家庭农场+农户、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等4种联结模式,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脱贫户)结成紧密利益联结机制,2022年,带动农户53304户,脱贫人口13184人增收3227万元。四是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制定《关于组建民营企业产业帮扶集团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的通知》(忠乡振函﹝2022﹞9号),落实29个牵头企业、261个成员单位组成29个民营企业产业帮扶集团,因地制宜精准开展一村一策帮联帮扶。
四、关于人才队伍建设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关键在于人才的培育。一是引进县内外优秀人才。积极加强政校企合作,建成忠县柑橘产业国际协同创新中心,引进赵春江、张福锁院士团队,成立“重庆畜牧科学研究院忠县分院”,聘请重庆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成立“孙雁设计下乡工作室”开展乡村人才、技术研发推广。发挥忠县时代梦工厂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和天子山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作用,为新型经营主体免费提供创业指导、事务代理、融资对接等孵化功能,回引300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在外人才回引工程,回引各类人才6.7万余名。二是加强人才培育力度。建立和完善县、乡镇(街道)两级农机推广机构,培育农业科技人员705人,每年对全县基层农机推广机构30%的在编在岗人员提供脱产培训;实施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育工程,培育高素质农民700人、农村致富带头人78名,今年拟培育高素质农民450人,认定致富带头人90名;加强技术指导,选派技术专家31名、产业扶贫指导员694名,指导乡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转化。三是增强就业技能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1.3万人次,对脱贫户或监测户实施就业技能培训230人;通过开展电商万人培训、电商人才精准孵化培训、直播电商达人比拼赛等,累计培训电商人才2万人次,先后涌现出毛妈妈、佳华电商、小峰回农村、恋果老胡等大批优秀本土电商人才。
下一步,将继续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意见》(农产发〔2021〕5号)和《关于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的通知》(农经发〔2022〕1号),从联农带农、发展环境等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探索小农户和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合作,共享合作效益的机制,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注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培养,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健全基层培训体系,在经营管理、研发、技术、销售等方面,充分利用各方人脉资源、政策红利、平台建设等,有针对性地引育外来人才、挖掘本地人才、培育后备人才,开展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进一步充实乡村振兴各类人才。
此答复函已经李浩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函回执单上,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忠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3年7月26日
联系人:谭静
联系电话:5445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