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居民急救知识和技能学习培训的提案》(第161号)收悉。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将急救知识纳入科普体系,提高急救意识”的建议
为了让更多的普通群众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我委多维度开展急救知识宣传。一是组织各医疗机构在全县各村、社区开展健康知识和急救知识宣传。县健康教育所将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纳入常规宣传内容,印制“健康素养”宣传册,分发给广大居民,并利用每日上午9点至10点在各医疗机构或部分公共场所播放应急救护常用知识宣传片,普及急救知识。二是县健康教育所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广泛开展健康科普知识和应急救护知识的宣传,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健康天地》栏目,定期宣传科普知识和急救技能知识,截至目前已开展了30期健康科普宣传。
二、关于“在重点人群和行业中开展救护培训”的建议
为进一步加大公众卫生应急技能提升行动的推进力度,提高重点人群的急救知识,全力保障《健康中国重庆行动规划(2019-2030)》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一是县人民医院于2018年专门建立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基地,配备有成人、儿童及婴儿复苏模拟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训练机等齐全的训练设备,设有专业培训师资、专业培训教材、专业培训方案,常态化培训卫生应急基本知识、现场急救的原则、现场救护的程序,让市民掌握学习心肺复苏+AED使用、创伤包扎等14项卫生应急技能,不断普及广大人民群众急救知识知晓率。二是培训基地不定期组织教师、公安等多类别人群广泛开展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公众人员5000余人,并获得《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合格证》。三是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优势资源,根据各单位培训需要,每年派出骨干医师资源,参加县级组织的卫生应急技能培训,提升乡、村医疗机构人员急救能力。四是各医疗机构将急救知识纳入本院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考核内容之一。我县各医疗机构每年组织院内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考核,达标率100%;五是以推进“健康中国重庆行动”为契机,建立部门推动、公众参与、形式多样的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模式,大力推进公众卫生应急示范单位建设。截至2023年12月,创建公众卫生应急示范单位2个,在学校、社区、游泳馆、机关单位等安装AED 16台,均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专门用于抢救心脏骤停病人。
三、关于“加强急救知识培训”的建议
一是开展公益培训,切实提升居民应急救护能力。目前,我县拥有志愿者培训讲师28人,来自医护人员、教师、社会志愿者,县红十字会每月根据培训班次安排进行统筹协调,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机关”活动。近年来,县红十字会开展急救培训60余场次,普及人群2万余人。
二是强化急救知识宣传普及,形成“人人学急救”浓厚氛围。各医疗机构充分利用“世界急救日”、“5.12防灾减灾日”等重要节日在全县广泛开展各类应急救护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现场模拟教学,为群众讲解创伤应急包扎处理、徒手心肺复苏术、气道异物梗塞等急救知识操作规范,让群众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能,现全县覆盖人群达5万余人次。
三是加强部门联动,协同推进应急救护知识覆盖面。我委联合县红十字会,每年组织培训师资到全县各类中小学校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救护技能培训、救护设施配置、救护服务阵地建设等工作,并积极推广在3000人以上学校配备急救箱、AED等急救设备。截至目前,接受应急救护培训的老师和学生有500余人。
四、关于“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对在驾驶学校已经获得驾照者,强制进行一定时间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的建议
我委与公安交管部门建立了交通事故应急联动机制,对道路交通事故第一时间调动救护车抢救伤者。为提高救治效率,驾驶员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十分必要。我委将会同公安交管部门探索将急救常识和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纳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内容,以此提升驾考学员的急救能力水平,更好应对处置各种突发紧急情况。
此答复函已经罗军兴领导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函回执单上,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忠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 年 4 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