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发改函〔2025〕154号
忠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政协忠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提案第036号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九三学社忠县支社:
贵单位在政协忠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以“四链融合”赋能增效推动忠县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第036号)收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忠县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四链融合”为抓手,不断激发产业发展活力,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上半年,我县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48.8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45.6%,排全市前列。
感谢贵单位对以“四链融合”赋能增效推动忠县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提出的产业动能不足、产业结构不优、金融支撑不足、人才储备断缺等问题。经与县教委、县科技局、县经济信息委、县人力社保局、县市场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忠县监管支局等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相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做优创新链、强化创新主体的建议
(一)培育创新主体。一是积极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组织创新型中小企业申报及复核60余家,组织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及复核10余家,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家,累计33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二是积极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天地药业、忠州腐乳等6家企业成功申报2025年企业科技联合攻关联合行动项目。今年以来,新增科技型工业企业23家、新增高新技术工业企业5家。三是重点围绕锂电池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领域进行强化招商引资,深入落实“四长一专员”招商机制,动态更新在谈项目情况表,储备拟签约项目59个。
(二)培优领军企业。围绕创新策源,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65个,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指数42.13,数字化研发设计普及率10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0%,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率54.55%,累计建成数字化车间14个、专精特新企业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84家。特瑞新能源入选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南泰电子磁性材料结构技术填补国内导磁性能领域空白,新润星纳入2025年度重庆市“工业母机+”典型应用场景。瑞竹植物纤维公司参与竹制品国际标准的制定并牵头制定国内行业标准,实现我县行业标准制定零突破。
二、关于完善产业链、实现延链目标的建议
(一)多元产业培育。立足忠县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重点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新型储能等优势战新产业,打造多元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围绕战新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产业集群,1-6月,签约工业项目10个,协议引资105.5亿元,1-5月,在建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22.5%。
(二)延伸产业链条。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环节,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引导企业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一方面开展企业技改“扫街”摸排,成立由县经济信息委、工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街道)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实时摸排工业企业技改情况,收集技改项目18个,1-5月工业技改项目投资完成7.3亿,同比增长55.0%。另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技改政策,开展集中式惠企政策宣传培训3次,申报海螺水泥、南泰电子大规模设备更新超长期国债项目2个,三峡柑橘集团智能化改造项目7个,争取资金257万元。
(三)产业协同升级。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创新。鼓励传统产业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向传统产业领域拓展应用场景,推动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同时,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实现产业协同升级。
三、关于延长资金链、破解发展难题的建议
(一)拓宽融资渠道。强化市场赋能,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如鼓励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县市场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忠县监管支局、各银行机构加强合作,针对专精特新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的痛点,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质押+”混合授信模式,持续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扩面增量,引导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将“知产”变“资产”。2024年,引导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4430万元,同比增长425.9%。
(二)深化政银企对接。搭建好银企对接桥梁,建立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方式。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座谈会,李电书记每年组织召开一次、海波县长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建华常务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形成政银企三方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各级各部门坚持银行、企业两手牵,为银企搭好合作平台,一方面通过“走宣解”、“四定八帮”等工作机制,畅通与企业的沟通机制,维护企业金融安全;另一方面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坚持“四访”“四进”,疏通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全面延展金融服务触角。
(三)出台扶持政策。制定《忠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深入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超长期国债、“技改专项贷”等政策,为忠润能源提氦等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05亿元,为天地药业培南类原料药生产线建设等项目争取中长期贷款5.7亿元。建立科技型企业优质名录库,根据知识价值信用等级确定授信额度,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截至目前,累计为618家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7.68亿元。
四、关于强化人才链、汇聚力量源泉的建议
(一)创新引才模式。精准招聘服务,依托“就在忠州”定期发布招聘信息,开展“忠爱人才·州等你来”“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招聘会,吸引400余家企业参与;到高校开展引才招聘,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忠来忠5265余人。探索引才改革,实施“聘在事业单位、用在企业”,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经济信息委、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园区管委会联合摸排、周转编制,围绕“2+4”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构建“编制引才—企业锻才—发展留才”的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引育新模式。
(二)完善人才培养。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产教融合,支持企业与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县职教中心深入合作,创新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同步规划,形成“空间联动—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融合格局。建立实训基地,加快实施重庆市忠县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目前主体部分已经完工,预计2025年年底投入运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平台。
下一步,我委将持续推进以“四链融合”为总抓手,通过创新链的引领赋能、产业链的强基固本、资金链的活血通络、人才链的智力支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更高层级、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迈进,为打造渝东北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石。
此答复函已经县发展改革委主要领导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函回执单上,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忠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7月18日
联 系 人:陈彦余
联系电话:54246786
邮政编码:40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