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重庆在行动

为有源头“好水”来 ——忠县白石水库水资源保护工作纪略

日期:2024-05-17
字号:
分享: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基、生态之要;饮水安全不仅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发展工程。近年来,忠县县委、县政府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白石水库水体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措施,厚植生态发展底色,采取植绿种树、有污必治等方式,打出“组合拳”,打赢“攻坚战”,谱写出一首波光潋滟的生态文明新曲。

白石水库是我县最大的水库,总库容4166万立方米,于1991年建成,经过2013年扩建后成为县城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建成初期,由于集雨面积大、上游乡镇多、生产生活污染源多,加之保护措施不到位,水库水质为劣Ⅴ类。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监督下,我县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强力治理,白石水库水质显著提高并稳定保持在Ⅲ类标准以上,少数时段达到Ⅱ类,主要参与水质评价指标监测数值总体优于长江。

建章立制强管理

“我们每天都要乘船巡查水库,发现有垃圾或漂浮物时及时打捞,发现垂钓人员立即劝离,坚决保护好这一大'水缸'。”近日,白石水库管理单位有关负责人说,白石水库作为县城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在保障县城30万人饮水安全上有着特殊地位,水源保护工作不容懈怠。

2013年6月,忠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白石水库水资源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白石水库水资源保护工作。为切实保护白石水库水源地,承担好水库管理职责,白石水库管理单位制定“每日一小巡、每周一大巡,每月一全巡”的日常管理制度,及时排查治理问题,并报告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在枯水季节,水库管理单位用生石灰对水库消落区进行消杀,防止水源富营养化。

针对白石水库上游的白石河,我县以河长制工作体系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河流生态保护。白石河的县级河长为县政协主席,设镇级河长5名、村级河长20名、村级河道保洁员73名。2023年,县级河长巡河完成率125%,镇级河长巡河完成率102%,村级河长巡河完成率107%;各级河长巡河上报问题5项,办结5项,办结率100%;白石河、白石水库收集清运垃圾约5吨。

县政府还出台考核办法,将白石水库水资源保护纳入河长制工作考核,利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相关部门和乡镇。

多措并举抓治理

白石水库水源安全事关全县人民切身利益,是最基础的民生工程。在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高度关注下,县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结合污水垃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日常管理等实际情况,分年度下达保护任务。

在污水治理方面,2022年至2023年,我县将白石河流域的金鸡镇污水处理厂、马灌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提升为一级A标,大部分指标排放标准提高1倍左右;黄龙2站、金龙、高洞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采用人工湿地或A/O工艺,排放标准达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在这5个污水处理厂还安装水质在线监测设施,监测指标为《“十四五”国家地表水监测及评价方案(试行)》中的9项基本指标,均达到排放标准。

在生活垃圾治理方面,我县按照生活垃圾治理“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设备技术标准、统一运行管理”模式,在白石河流域建立“五有”(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监管机制,有长效的资金保障)垃圾收运处理体系,配置生活垃圾收运车13台,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1822个;建成投运马灌、白石2个垃圾压缩中转站,招聘保洁人员583名,2023年累计收运处理生活垃圾8500吨;制定《忠县城镇综合管理工作考评方案》,对各乡镇(街道)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及分类工作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成绩和生活垃圾处置费征收情况兑付相应补助资金。目前,该流域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垃圾收运处理管理体系基本完善。

在白石河流域面源污染治理方面,我县主要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引导种植企业和居民种植需肥量低的农作物或经济作物,累计实施笋竹低效林改造2万亩,从根本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二是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和农药减量控害,开展“三新”配套技术核心示范0.6万亩,打造测土配方施肥升级版2.5万亩,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7个,设置农药减量示范片5个,流域内绿色防控覆盖率56%以上,统防统治覆盖率48%以上。三是划定白石水库“禁养区”“限养区”,取缔禁养区养殖场20户,通过粪污还田治理限养区养殖场59户;严格落实畜禽养殖场“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每个养殖场确定1名乡镇领导、1名畜牧及环保工作人员、1名村(社区)干部为监管责任人,2023年流域畜禽养殖治理已全部完成,无畜禽养殖污染风险。

在水质检测方面,县水利局每月对白石水库开展水质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白石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标准,部分时段达到Ⅱ类标准。

横向联动治顽疾

以前,白石镇明星村村民去世后,其家人就在白石水库周边找一块地埋葬,既影响水库环境美观,更影响水源安全。

按照白石水库一级保护区保护相关要求,县民政局会同有关部门,结合现阶段“三区三线”规划调整,将农村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国土空间布局规划“一张图”和乡村振兴规划,科学规划布局农村公益性公墓。白石镇明星村公墓于2023年建成,白石水库流域涉及乡镇马灌、永丰、三汇、金鸡拟建的农村公益性公墓已完成选址、勘界等前期工作。

在解决库区疑难问题的同时,县生态环境局还联合县水利局等部门开展白石水库饮用水源地、白石河流域执法检查,检查白石水库饮用水源地5次,劝阻、劝离白石水库违法垂钓人员4名,对白石水库集雨范围内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养殖场开展执法检查,出动执法人员60余人次,累计检查企业30多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0个。此外,依托河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河长+”工作机制等,解决白石河、白石水库水环境问题12个。

白石水库水资源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但与全县人民的期待及县人大常委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县政府将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关于白石水库水资源保护的指导意见和决定,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源头治理不松懈、压实责任不落空,久久为功,持续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生态环境问题,全力提升白石水库水生态环境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