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忠县要闻

马秀英:从忠县走出的红岩女英烈

日期:2021-04-19
字号:
分享:

忠县涂井乡是著名革命家、文学家、书法家马识途的故乡。但许多人或许并不知道,这里还是红岩烈士、巾帼英雄马秀英的故乡。

马秀英1923年出生于忠县坪山坝(现涂井乡坪山村)。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女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清淡。1935年,马秀英在家乡读完小学后,来到成都,寄住在伯父家。

刚到成都时,马秀英仅12岁。当时,伯父家的几个堂兄年少气盛、思想活跃,常爱对一些思想问题及国家时局进行争论,互不相让。年幼的马秀英虽对他们争论的东西不甚理解、似懂非懂,可不知不觉,那些问题也引发了她的思考。她的另一个堂兄马识途(中共地下党员)当时在湖北工作,每次回来,便给大家传导进步思想,使她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变化。

当时,正当抗日救亡的高潮时期,成都的进步势力较大,也很活跃。他们家不时有进步青年前来,大家在一起慷慨热情地讨论时事政治。1941年,马识途到云南昆明西南联大工作,但仍与家里保持频繁的书信联系,常常寄一些宣传我党抗日主张的刊物给弟妹们。这使得马秀英接触到不少革命思想,认识了不少进步青年。

1943年夏天,马秀英考入了川大。在这里,她先后结识了进步学生冉正芬、陈为珍等。其时,她的堂嫂王琴仿(即马识途的爱人)是川大地下党的负责人之一。因此,马秀英一到川大,便受到了她们的关心和帮助。

1944年底,王琴仿在川大女学生中组织了以阅读书籍和讨论学术为名的进步团体“自由读书会”,马秀英等人成为首批成员。后来,“读书会”又在同学中发展了不少人,为宣传马列主义和我党的主张起了较大作用,在学校中影响较大。

毕业后,马秀英经人介绍,到距成都50多公里的广汉女中任训育主任。在仅半年的工作时间里,她密切联系学生,颇受学生尊敬和爱戴。1948年春,马秀英来到重庆,在江北复兴场志达中学任文史教员。

志达中学是地下党员王朴为开展地下活动作掩护而开办的。当时除王朴外,还有齐亮、黄友凡等在那里。齐亮是中共重庆北区工委书记,与马识途的关系密切。

马秀英很佩服齐亮的人品才学,与其接触较多。齐亮在政治上也给了马秀英极大帮助。不久,经齐亮和王朴介绍,马秀英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为中国革命和共产主义献身的道路。

同年4月,由于重庆市委书记刘国定被捕叛变,王朴也不幸被捕。川东和重庆的我党地下组织遭到极大破坏。组织上要求齐亮和马秀英撤离重庆。6月,他们到了成都,不久结为革命伴侣。

刘国定叛变后,出卖了不少同志,后来又带着特务来到成都四处抓人。1949年1月初的一天,秀英夫妇到春熙路百货商场购物时,突然发现周围有一些形迹可疑的人,齐亮敏锐地感觉到可能要出事,便叮嘱马秀英赶快离开。然而,当他们刚刚走到商场门口时,就发现刘国定在不远处站着,要回避已经来不及了。齐亮镇静地示意马秀英离开,自己沉着地朝前走去。无耻的叛徒带着几个特务一拥而上,齐亮被捕了。

当时,刘国定并末认出马秀英,她于是乘乱脱身。丈夫被捕,令她悲愤万分,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返家路上,她未能注意特务盯梢。1月20日凌晨,她在家里被捕。旋即,敌人将她与齐亮一起押回重庆,关在歌乐山下的渣滓洞集中营。

在狱中,马秀英与齐亮都表现得非常坚定,齐亮还在狱中编写了《支部工作纲要》,在同室的难友中开展积极的思想宣传工作。

1949年11月,四川即将解放时,面临灭亡的国民党反动派对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监狱的200多名共产党员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下了毒手。11月14日,齐亮、江竹筠、李青林等30名共产党人被集体杀害于电台岚垭。11月27日,马秀英在大屠杀中殉难,牺牲时年仅26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