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忠县要闻

全国文明城市的忠县印象

日期:2021-04-22
字号:
分享:

街面干净整洁、行人车辆文明有序是忠县城的常态。

一座城市之所以让人留恋,从来不是因为现代光鲜的硬件外壳,而是骨子里散发的人文气息。近年来,在全民参与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热潮中,在“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育民”的理念下,忠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整洁的环境,有序的交通,独具特色的小景观,随处可见的文明……

“这座小县城有‘面子’,更有‘里子’!”近日,一名外地游客游览忠县后,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组背街小巷干净整洁的照片并留言,引来不少好友点赞。

干净整洁,是一座城市文明的基本元素。而一座干净城市,最终是管出来的。近年来,忠县深入推进“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模式,实施治乱拆违、街净巷洁、路平桥安、整墙修面、灯明景靓、江清水畅、城美山青“七大工程”。整合城市管理相关职能部门的基础数据资源,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数字化和科学化。落实市容保洁“以速论净”作业标准,提升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深化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清除城区“僵尸车”,严管严查违停违行。常态化开展占道经营、违规户外广告、扬尘污染等专项整治,统一规划城区夜市及早餐摊点,落实“门前三包”。联动开展城区楼顶和公共空间非法搭建专项整治,不断提升大街小巷“颜值”。

“只要天晴,每个周末我都会带孩子来这里玩耍。这里是忠县人气最旺的城市公园。”上周六,在北滨体育公园,市民李先生与女儿一边打羽毛球一边与朋友闲聊,“忠县的城市公园越来越多,随便找个地方都可以玩半天。”

近年来,忠县持续完善基础设施,着力美化城市风景线、亮华城市天际线、净化城市水岸线。2020年,完成鸣玉溪二桥至州屏污水处理厂的绿道绿廊景观工程,无缝连接城市公园、游园、道路和临江亲水平台。在北滨体育公园新增观景廊亭6个,通过挂网点播、上垂下爬、喷浆植草等措施实施立体绿化12.53万平方米。利用城市边角地、弃置地、坡坎崖实施园林绿化。全县城市绿地面积达684.42公顷,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38.99%,绿化覆盖率达42.78%。

“城市干净、市民热情,这里与我见到过的许多城市与众不同。”来自重庆主城的王女士,对忠县竖起大拇指,“全国文明城市名不虚传,处处充满关爱和温暖。”

这些年,忠县本地市民也切身感受到:上下班高峰期,很多路段车水马龙,但只要机动车行至斑马线前,司机都会自觉礼让行人;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不少市民主动给老人、孕妇让座;在餐馆酒店,市民自觉“光盘”,或将剩菜打包;在广场公园、旅游景点、山间田野,人们休闲游玩后主动带走垃圾;在城市乡村,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他们活跃在交通路口、汽车站、养老院等地,维护秩序、引导出行、爱心服务,用一言一行温暖他人、播撒文明。目前,全县已有1000余个志愿者组织及10万余名志愿者,他们在忠州大地唱响“爱的奉献”。

一座城市的文明,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破除旧观念·致富奔小康”“忠县要发展·我来出把力”“文明行为大倡导”“交通秩序大遵守”……近年来,忠县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市民自觉践行文明行为规范,在工作和生活中争做文明市民。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提升、守法意识增强,处处识大体、顾大局、明大理,时时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一座城市的文明,离不开榜样典型的示范感召。近年来,忠县共推选出全国文明村镇3个、全国文明单位3个、全国文明校园2个,市级文明村镇12个、市级文明单位53个、市级文明家庭3个、市级文明校园4个。评选出各类道德标杆400余人,其中全国道德模范2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人、重庆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9人、中国好人14人、重庆好人64人。

如今,忠县城市有颜值、农村有气质、市民有素质。文明基因已悄然植入这座秀美江城的血脉之中,文明之花在“三峡库心·长江盆景”绚丽绽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