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的每天傍晚,已基本建成并即将向市民开放的鸣玉溪公园三期,不少市民迫不及待进园“踏新”;环城路与香山路交会处的“任家坳”,此前的臭水凼已变身城市绿地,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好去处——鸣玉溪公园三期和“任家坳”绿地建设,是我县近年来大力推进城市公园和城市绿地建设的两个缩影。
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747.8公顷、公园绿地296.33公顷,绿地率达39.33%,绿化覆盖率4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06平方米……近年来,我县聚焦建设“山清水秀城美、宜业宜居宜游”山水宜居美丽之城目标,大力建设城市公园和城市绿地,加快实施城市园林绿化补缺提质、街头绿地提质、“坡坎崖”绿化美化等项目,构建生态宜居“生活圈”,城市园林形象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不断彰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城市拓展到哪里,公园就建设到哪里
进入6月下旬,忠县城的气温不断升高。傍晚时分,三三两两的市民在鸣玉溪两岸的公园步道漫步消夏。
近年来,鸣玉溪畔的白公片区和二、三公里片区,成为城市建设重点区域。几年前,碧桂园等知名房企参与白公片区城市开发建设,建成忠州碧桂园、玉溪锦城、领秀滨江等楼盘。我县同步启动鸣玉溪公园建设,一期自鸣玉溪大桥至鸣玉溪三桥,二期自鸣玉溪三桥至沙田大桥。三年前,鸣玉溪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在“中博鸣玉”楼盘和棚改还建房开建之时,我县随即实施总用地面积7万余平方米、紧邻鸣玉溪大道的鸣玉溪公园三期项目。
如今,在周边大多数楼盘实现交房入住、11栋棚改还迁房即将竣工投用之时,环绕鸣玉溪的公园也同步建成。茂密葱茏的绿色植物、造型别致的园林小品、意境十足的小桥流水……曾经的荒山秃岭变成城市“绿肺”,周边居民“推窗见绿”,茶余饭后也有了休闲好去处。
占地8.8万平方米的北滨体育公园,则是一座集运动、健身、休闲等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性公园。该公园建于忠州大道与长江之间的滨水狭长地带,设有休闲步道、自行车道、羽毛球场、篮球场、儿童游乐园等各类体育运动场地及设施,搭配景观廊架、景观亭、休闲广场等游园设施。每个周末,公园里参与亲子活动、体育健身的市民熙熙攘攘。北滨体育公园获评“重庆最美公园”。
去年新建成的白公生态文化公园是我县目前面积最大、品位最高的城市主题公园。该公园布局于白公祠文博景区周边,总面积超过400亩。除了常规公园应有尽有的设施,该公园凉亭横梁、路灯杆甚至果皮箱上,展示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官忠州期间创作的诗篇,让市民特别是少年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春季,该公园花溪谷10万株郁金香盛开,吸引大批赏花市民。
城市拓展到哪里,公园就建设到哪里。除了鸣玉溪公园、北滨体育公园、白公生态文化公园外,我县近年来还先后建成忠州公园、乐天公园、香山公园、文培公园、州屏动步公园、南滨公园等,并对部分老旧公园提档升级。这些公园,在规划建设时因地制宜,遵循城区自然山水脉络,最大限度与城市发展规划匹配,充分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真正实现“把城市建在公园中、让市民生活在花园里”。
一批“口袋公园”建成,让市民“出门即公园”
近可俯瞰来来往往的江上船只,远可眺望雄壮的三峡港湾电竞馆。夏日傍晚,在忠州街道苏家社区的悦珑湾滨江公园,附近许多居民在此感受习习江风。
这个公园是利用精忠路与长江之间的狭长边角地块建成的,虽然面积不算大,但绿化景观一点也不逊色于大型公园。除了配备健身步道、亲子游乐区,还借助临江优势设置2个颇具造型的观景平台。家住“恒大·悦珑湾”楼盘的居民,穿过一条马路即可进园赏花赏绿赏江景。
与悦珑湾滨江公园类似的,还有中博鸣玉·华廷公园。这个公园依托鸣玉·华廷小区而建,面积约3万平方米。除了各类健身、游乐设施和园林景观,公园内还设置有一条单圈500米的彩色塑胶跑道。周边楼栋的居民,一下楼就进入公园,或健身或游乐。“小区就在公园里,公园就在小区里。这样的生活环境好安逸!”即将入住鸣玉·华廷小区的居民陈光军说。
相比于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因占地面积不大,悦珑湾滨江公园、中博鸣玉·华廷公园这种小型公园被称为“袖珍公园”“口袋公园”或“社区公园”。近年来,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工作目标,我县有关部门充分利用规划绿地、城市边角地和闲置地,因地制宜在建成吊嘴、柏林、滨江路等社区公园、街头游园。
据介绍,按照“先绿后美”工作思路,我县因地制宜对县城苏家社区、化工厂旧址、中博华廷等区域的闲置地、边角地进行绿化升级改造。升级改造过程中,完善绿地服务功能,增加观景亭廊、健身步道、健身器材和服务设施,打造生态良好、景观优美、功能完善的小游园或形成集中开放的“口袋公园”,扩展绿化空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出门见景”的幸福感。
绿地建设扩面提质,为城市铺上“绿毯”
驾车从沪渝高速公路忠县互通下道进入忠州城区,只见忠义大道两侧绿意盎然。目之所及,红梅、蔷薇、扁竹根等园林植物长势正旺。车行其间,宛如进入绿色廊道。
今年上半年,我县启动忠义大道绿化提质项目,梳理林下空间约5万平方米,栽植各类绿植10万余株,新增城市绿地约4万平方米。忠义大道这条进出城主通道变绿变美后,极大提升了城市品位。
城区闲置、储备土地裸露在外,与美好城市环境格格不入。今年5月,我县启动城区闲置、储备土地临时绿化工作,确保城区裸露土地绿化全覆盖、主要景观道路两侧临时绿地提档升级。目前,忠州大道沿线、“领秀滨江”楼盘外侧等地已先行启动绿化。
道路两侧的高切坡、高边坡以及地灾治理后留下的创面,是城市绿化的难点。去年以来,我县通过挂网点播、下垂上爬、喷浆植草等措施,因地制宜对县城内39处高切坡、高边坡、高档墙和地灾创面进行绿化生态修复,重点完成忠义大道、忠州大道、白公环路等处“坡坎崖”16处、近13万平方米。 忠义大道边坡、白公1号路边坡、白公生态文化公园的“坡坎崖”获评“重庆最美坡坎崖”。
近年来,结合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我县坚持城林相依、山水相映,依托滨江走廊和半城遗风,大力实施新城规划建绿、老城拆迁复绿、坡坎立体造绿行动,举全县之力推进生态置绿、拆墙见绿、见缝插绿、坡坎护绿等工程。近3年,我县累计新增城市绿地6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面积达747.84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5%。
在扩面的同时,我县还通过“美化”“花化”“香化”等方式,让城市绿地更有品质。
6月中旬,一批大号三角梅盆栽被放置忠州汉阙广场,艳丽的三角梅与极具历史感的汉阙交相辉映,让广场变得更美丽了。该广场是“三峡留城·忠州老街”项目重要组成部分。在忠州老街“微改造”后,有关部门对老街各节点进行绿化、美化,向居民发放三角梅、藤本月季、四季蔷薇等绿植栽植于各家阳台、庭院。通过这些方式,老街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在现有绿化基础上,我县以实施山城花境、山城绿道建设为契机,在城区公园、广场、交通节点、沿河岸线、边坡挡墙广泛种植三角梅、蔷薇、月季等开花植物,通过添色、添彩、添香等绿化美化措施,充分运用园林艺术手法对城市主干道转盘、节点、中分带和周边小游园等街头绿地进行提档升级,形成疏朗通透、错落有致、色彩相宜、四季成景的城市绿化景观,让市民“四季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