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忠县要闻

以法护航 推进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 ——忠县“法治兴橘城”案例入选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日期:2023-09-22
字号:
分享:

近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第二批拟命名的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名单,忠县“‘忠义’出‘忠橙’,法治兴橘城”案例名列其中。

近年来,忠县聚焦法治,从政策制定、产业环境、法律服务、品牌打造入手,与现代化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打造出“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再到一座橘城”的完整产业链,综合产值达39亿元。在法治精神保驾护航下,忠县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柑橘)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三峡橘乡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获评全国柑橘产业30强县,成为享誉全国的“中国柑橘城”。

把好“三关”,依法决策保“忠橙”

决策先问法、违法不决策。多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刻领会依法决策内涵,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坚决杜绝随意决策、盲目决策、经验决策,助推柑橘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立决策新机制,把好决策“风险关”。忠县建立重要决策“一调三征求、三审两评估”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推动,对柑橘全产业链发展进行充分调查研究,主动征求上级意见、同级意见和基层意见,对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建设等政策进行合法合规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网络舆情风险评估,推动忠县“忠橙”一二三产业链健康发展。

创新审查新模式,把好决策“启动关”。针对柑橘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疑难复杂问题,忠县率先探索建立“重案会审”新模式,建立重案会审专家成员库,规范重案会审研判案件范围标准、时间、人员及重案会审启动程序、会议程序、研判意见的运用等内容,将合法合规性审查要求从制度化走向具体化、从粗放走向精细、从提倡引导变为刚性约束。通过重案会审研判,忠县陆续出台《“忠橙”区域公用品牌规范管理办法》、忠县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建设、柑橘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柑橘产业发展政策,为推动柑橘产业发展注入强大法治力量。

发挥“参谋”新作用,把好决策“审议关”。组建1名法学专家和4名专职律师的“1+4”法律顾问团队,制定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责,改变以往法律顾问只简单审查合同、代理案件的单一作用,让法律顾问全程参与全县柑橘产业涉法事务、重大决策、重大执法行动,固定列席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参谋助手”作用。目前,法律顾问共为柑橘产业方面重大行政决策和具体行政行为提供法律建议50余条,参与柑橘产业类文件合同合法性审查工作并提出法律意见30余条,真正做到“顾而有问、顾而有效”。

注重法治,优化环境助“忠橙”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县委、县政府努力为柑橘企业提供贴心、暖心、放心服务,积极回应企业关切,解决企业困难,不断让市场需求“热”起来、市场环境“优”起来、柑橘产业“活”起来。

执法“服务型”,法治环境更优化。全县行政执法部门根据柑橘产业特性,推行“柔性执法”,制定出不予行政处罚、从轻行政处罚、减轻行政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平衡“放”与“管”的关系,给行政执法做“减法”,为柑橘产业做“加法”。在执法过程中“有限度”实践“综合查一次”,涉及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的多个执法主体行政检查事项进行“一件事”集成,在同一时间对柑橘产业监管对象进行联合执法检查。试行“企业生产经营宁静日”制度,每月5日至15日,除国家、全市统一开展的专项执法行动、突击检查、投诉举报、突发事项外,不得到柑橘相关企业开展执法检查活动。在全县推行行政执法监督卡和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发放行政执法监督卡,将执法行为、执法态度等10个方面纳入监督事项,自觉接受柑橘领域行政相对人监督;选聘30名社会各界人士组成行政执法监督员队伍,参与柑橘领域的行政执法监督,倒逼行政执法公平、公正、公开。

当好“三员” 法律服务惠“忠橙”

为促进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县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当好法治“体检员”“服务员”“调解员”,为基层政府、企业、果农提供更精准、优质的法律服务。

近年来,忠县组建“服务企业发展律师团”,进入企业当“体检员”,定期为柑橘企业提供一对一“法治体检”,在生产、经营、销售、管理等环节“把脉问诊”。今年已为68家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法治体检”100余次,提出法律意见200余条,帮助企业追回案款500余万元,帮助柑橘企业纾困解难、规避风险。

建立“法治副主任”制度,当好法治“服务员”。选聘110名法律人才担任372个村(社区)“法治副主任”。他们深入柑橘产业规模较大的涂井“三峡橘海”、黄金柑橘园、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等地,到田间地头为果农普及法律知识、解答法律困惑,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截至目前,共为柑橘果农提供法律咨询300余次、审查合同50余件、化解纠纷70余件。

开通“人民调解直通车”,当好法治“调解员”。汇聚41名调解能手成立人民调解工作指导组,集中攻坚柑橘产业领域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通过“人民调解直通车”调处损坏赔偿、土地流转、农民工工资等方面的重大矛盾纠纷10余件,化解重大信访事项6件,成功调解某企业拖欠磨子土家族乡小李村400余户村民1200余亩果园的土地流转费及民工工资案、某企业拖欠双桂镇32户村民220亩果园近3年的土地流转承包费等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矛盾纠纷。

法律为“盾”,保护品牌扬“忠橙”

如今,“忠橙”品牌已经成为忠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县委、县政府更加注重品牌保护,全力推进以质量铸品牌、以制度强品牌、以法治护品牌等工作,让“忠橙”品牌名扬天下。

精心培育,打造忠县“金名片”。设立特色产业专利导航中心,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引导企业挖掘关键核心技术,积极申请发明专利保护,目前已取得柑橘产业专利32项,“忠橙”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定,“忠州忠橙”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忠橙”品牌价值已超过18亿元。

规范使用,擦亮忠县“金招牌”。出台《“忠橙”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对“忠橙”品牌采取“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授权使用、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农资管控、统一产品溯源”方式严格管理,为做大做强“忠橙”品牌、推动忠县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近年来,全县共出动执法人员 100余人次,检查柑橘生产、加工、销售企业800家次,纠正存在涉嫌虚假宣传行为的企业20余家。

强力维权,守护忠县“金宝贝”。设立忠县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中心)和“忠县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定期开展“忠橙”等商标品牌打假专项行动,有力促进企业商标保护。调解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已成为柑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娘家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