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营商政策

以营商“软环境”成就发展“硬实力”——十年来忠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之七

日期:2022-10-12
字号:
分享:

9月29日,重庆金沙河面业年加工100万吨小麦项目在忠县新生港旁正式投产。这距去年新生港开港活动中金沙河集团与忠县签订投资协议刚好一年时间。

“项目这么快投入试生产阶段得益于忠县的营商环境,保姆式服务、审批环节优化等对我们企业顺利落户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金沙河集团重庆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企业点赞的背后,是忠县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予以推进的生动缩影。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健康快速发展的助推剂,更是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肥沃土壤。党的十八大以来,忠县坚持新发展理念,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切,持续深化改革,加大创新力度,提升服务效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重点改革深入推进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十年来,忠县重点改革深入推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

“现在申请办证真是越来越方便了。”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新版营业执照,忠县阳坪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高兴地说,“我是今天上午9点多提交的申请,不到1个小时就审批完成拿到了营业执照,还赠送了一套免费印章,效率很高,办事很方便。”

忠县阳坪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感受到的,是忠县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的速度和力度。

十年来,忠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深化简政放权、加强公正监管、优化政务服务”目标,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创新实施“放管准入环境、改进政府短板、减轻企业负担”三项措施,累计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负降成本16亿元,企业开办时限压缩87%以上,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市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载体。忠县以简政放权改革为突破口,把市场准入作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首要环节,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新活力。截至目前,忠县共有市场主体60181户,其中,内资企业13353户、外资企业20户、个体工商户4610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701户。

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盘活不良资产,稳妥做好星博化工、云河水电、好康运动器材等“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和后续处置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21户“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中的18户处置工作,盘活资产12.52亿元。

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试点。2018年,忠县县委、县政府确定新立镇官坪村为第1个试点村。2019年,在三汇镇金龙社区、黄金镇桃花村、拔山镇午阴村共3个村开展试点。2020年,新增18个村(社区)稳步推进“三变”改革试点。截至2021年底,全县已有107个村(社区)开展“三变”改革试点,占比达30.57%,其中新立镇、双桂镇、磨子土家族乡整镇(乡)全域推进。截至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实现全面清零,34%的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三变”改革扩展至107个村(社区),107个村(社区)“三变”改革试点村集体经营性收益达1855万元。

开放水平大幅提升

“老妈,我现在从万州出发,最多一个半小时就到家,你可以煮饭了!”9月30日傍晚,从万州驱车返回忠县的香山国际居民陈伟给母亲打了电话。当他在小区停稳车后,下意识地看了看先前与母亲的通话记录时间,“才80分钟!”

近年来,忠县全面建设开放通道,新生港实现开港运营,辐射带动垫江、梁平等区县,四川达州、广安等地融合发展的水运大通道正式构建。境内现有G50沪渝、G69银百、G5515张南等3条高速公路共计109公里,互通出口11个,覆盖全县2/3以上的乡镇(街道)。通过高速,东向连接武汉、湖州、上海等地;西向连接四川广安、邻水等地;南向连接石柱、丰都、贵阳、百色等地;北向连接梁平、大竹、达州、南充、银川、咸阳、西安等地。已建成的忠州大道、环城西路、进港大道、G348国道改建以及正在建设的忠石快速旅游路、忠信大道等,形成了“一地一城三区”和“一江两岸四片区”城市快速骨干通道,开放水平大幅提升。

加快打造开放平台。近年来,按照工业产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我县把乌杨新区确立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着力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装备、资源加工四大产业集群打造产城融合开放平台。乌杨新区总体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8平方公里,商住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5平方公里。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现已建成面积10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职工公寓3万平方米,乌杨公用码头建成投运。

大力培育开放产业。近几年来,我县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装备、资源加工为主的四大开放产业集群布局,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累计引进项目880余个,协议引资150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50亿元。加快推进开放型企业培育,培育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57家,创建市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2家,服务贸易实现“零的突破”。“忠橙”代表重庆柑橘出口新加坡、加拿大,并实现常态化出口到“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创新驱动深入实施

“多亏了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缓解了我们今年产销上的困难!”忠县恒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军感慨道。他们在忠县石子乡向阳村发展黄金芽茶叶,种植了1200亩茶园,往年好的茶叶主要销往上海、浙江等地,最贵能卖到2000元一斤,今年受疫情影响,导致销量和价格都有所下降,还好申请到了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45万元,缓解了他们的困难。

这不是恒谷农业第一次享受到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的帮助。作为忠县招商引资进入的农业企业,恒谷农业2016年12月进入忠县后投资300万元种植茶树,没想到2017年开始的两年时间里,企业种植的小茶树受到严重干旱,大面积损毁。在企业打算放弃之际,忠县科技局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前来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帮扶。在科技局工作人员帮助下,他们申请到了180万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守住了600亩的茶园。茶树长势喜人,2021年初已投产。现在企业已连续四年带动157户贫困户共524人分红。

据悉,科技型企业凭借自身知识价值就能取得授信额度并获得贷款融资,无需向银行提供抵押、质押、保证金等担保。这一轻资化、信用化、便利化的债权融资新模式,解决科技型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忠县累计为291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3.66亿元,有效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推11家企业升规入统,政策支撑扶持作用进一步凸显。

近年来,忠县还先后制定出台《关于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配套性政策文件,累计兑现扶持奖励651.66万元,组建1000万元创业种子资金和1000万元的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此外,忠县还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围绕人工智能、乡村治理、生态保护等11个领域,严格考核选派,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上的难题。截至目前,今年新选派的109名科技特派员,累计开展科技服务1549次,为群众解决技术难题107项,推广实用技术63项,引进动植物新品种52个。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全县R&D研发投入不断加大,新增授权专利1275件,派森百橙汁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特瑞新能源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目前,忠县仍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征程上继续前行,只有继续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一只只“金凤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