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专项规划
[ 索引号 ]
115002337094517814/2022-00013
[ 发文字号 ]
忠府办发〔2022〕18号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规划
[ 发布机构 ]
忠县商务委
[ 有效性 ]
有效
[ 成文日期 ]
2022-05-05
[ 发布日期 ]
2022-05-05

忠县现代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及二〇三五远景目标

字号:
分享:

商务工作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以及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忠县商务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根据《重庆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编制《忠县现代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及二〇三五远景目标》。规划期为2022—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

第一章发展基础

第一节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忠县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陈敏尔书记调查忠县时讲话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两大主题,大力实施以“大商场、大市场、大流通”为目的的商贸物流业发展行动计划,全县商贸产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升级逐步提升。

商贸产业稳步发展。消费对全县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夯实。2020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18亿元,同比增长3.9%。批发业实现销售额228.36亿元;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46.82亿元;住宿业实现营业额3.19亿元;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8.2亿元。全县商贸市场主体总数达到3.6万户,其中商贸企业数达5735户,商贸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全县大型商业网点160个,零售商业面积达180万平方米。外贸进出口总额500万美元,服务贸易实现从无到有。

“大商场、大市场、大流通”为目标的“商贸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作为县委“十大行动方案”之一,引领全县商贸产业纵深发展,构建了全县城乡现代市场体系。城内1.18平方公里“忠州商圈”初具雏形,忠州购物公园整体投运,“爱琴海”购物公园等商圈项目加速推进。成功创建中博市级美食街,滨江夜市创建为市级创业型特色夜市,建成特色商业街5条。专业市场建设加快,建成粮食仓储物流园、再生资源交易中心、五洲国际商贸城一期,五洲汽博城、农批智慧城加快建设,全县专业市场体系逐步构建。围绕“商贸强镇”,持续构建以农批市场为龙头,乡镇农贸市场和城区菜市场为基础,产地集配和社区菜店为支撑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城乡流通体系日益完善,加快建设农批商贸物流园、五洲国际仓储物流中心,逐步完善多级商贸物流平台体系、城乡共同配送体系,创建完善“T+1”和“1+T”双向物流模式。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忠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十二五”末的15.3:50.7:34优化到2020年的13.0:44.4:42.6,第三产业比重显著提升,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聚合效应不断增强,标志着忠县从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向工业与服务经济双轮驱动的城市转变,城市承载力与服务功能得到极大提升,减少经济波动、应对经济下行的“稳定器”作用更加显著。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迅速。通过实施“103050”工程,实现农业增加值55.8亿元、增长5.1%。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76个,特色产业村覆盖率达86%。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绿色食品38个。特色化工业提质增量,围绕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坚持重大项目引领,集群化、链条化发展模式特征凸显,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家,实现产值137.61亿元,增长2.5%,扶持培育市级“双百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第三产业深度融合。结合本县实际助推总部经济、电子竞技等领域发展,积极引导服务业企业上网上线,引领现有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水平明显提升。在新兴商贸服务业、特色餐饮住宿业、会展经济、商业品牌打造上施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忠县紧抓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全国试点县发展机遇,在政策、平台、品牌、主体、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2020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31.25亿元,2015到2020年年均增速为28.3%,电商产业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政策方面,健全组织体系,成立电商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电子商务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出台《2015—2020年忠县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关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作为保障,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平台方面,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了合干电商物流配送中心,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品牌方面,通过培育网红电商、直播电商、内容电商、小程序电商等新业态,开展了“忠橙”“忠州橙汁”等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主体方面,制定了电商人才培训规划,实施电商万人培训计划,培育孵化电商企业主体与专业人才,全县电商主体1508个,店铺18752个,全县电商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服务方面,建设万商国际电商产业园,打造集电商展示、交易、金融、数据、培训、物流为一体的全产业聚集地,加强了金融服务、财政资金、政务环境方面的保障。

开放水平不断完善。长江上游首个万吨级码头重庆忠县新生港于2021年9月29日正式开港营运,全县开放通道不断拓展,“通道+枢纽+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开放平台日益完善,乌杨新区、临港新城、数字产业特色小镇、“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三峡库心·长江盆景等五大开放平台持续建设且不断完善。成立万州海关忠县办事点和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管理服务机构,积极打造“一站式阳光价格+阳光效率+阳光服务”模式,优化出口退税流程,进一步降低成本,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开放环境逐步优化,逐步优化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开放高地吸引力不断增强。开放型产业持续培育发展,以四大特色产业为支撑,以新兴产业为抓手,以开放农业为基础的开放型产业得到持续培育。

消费升级逐步提升。通过优化域内产品与服务供给,新兴消费活力逐步积累释放。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全县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14682元增长至2020年的28248元,年均增长14%。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34.0%和43.7%降至31.15%和37.62%。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形成。田园综合体、数字产业特色小镇、盆景小镇等商旅文体示范项目联动性加强。三峡橘乡美食品牌加快培育,柑橘、笋竹系列特色菜品被开发推广。会展经济持续加快发展,围绕“三峡橘乡国际马拉松”“长江三峡国际电竞节”“长江三峡国际网络音乐节”等赛事活动开展促销活动,积极参加西洽会、智博会等各类会展活动,助推忠县产品“走出去”。消费扶贫持续开展,我县《立“三端”提“三力”构建消费扶贫新格局》获全国优秀典型案例。

1-1  “十三五”忠县现代商贸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表

指标名称

2015年

2020年

年均增速(%)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04.88

192.18

12.9

批发和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88.15

158.03

12.4

餐饮住宿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16.73

34.15

15.3

电子商务交易额(亿元)

9

31.25

28.27

外贸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2536.7

500

——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414】


备注:带【】为五年累计数。

第二节发展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忠县商贸服务业发展面临诸多机遇。

国家层面,扩大内需战略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要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加强标准化建设和绿色发展,支持关系居民日常生活的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升级、健康发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稳步提高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让居民能消费、愿消费,运用好“互联网+”,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要在新时期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市级层面,政策红利叠加释放。重庆是国家中心城市,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全国消费中心城市和全国服务贸易试点城市。“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区域协调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诸多契机。《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商贸物流发展水平,共建国际货运中心,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各种效应叠加倍增,能够有效促进基础设施与要素市场的统一,有助于商贸业总量增长、效率提升、战线前移以及转型升级。

县级层面,多重因素交织转型。市场经济条件下,内外贸一体化趋势加深,线上数字化趋势加强,高新科技、数字经济成为推动流通产业提高效率的最基本动力,电子商务成为商贸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90后、00后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消费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实物消费为主”向“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忠县加快建设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特色中等城市,这为忠县做大现代商贸物流业,构建全县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大开放格局带来重要发展机遇,有利于忠县打造区域性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商贸物流总部经济集聚区,推进传统商贸向高端商贸转型。

第三节面临挑战

近年来忠县商务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打造渝东北现代商贸物流高地,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上仍面临来自国际、国内、市内、县内等多层次、综合性挑战。

国际方面,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时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商贸流通业贸易摩擦不断,“走出去”的商贸产品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供应链管理难度加大,传统开放式的建设模式将难以适应新时代复杂环境下的需要,整体外部环境对商贸服务业发展和扩大消费需求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国内方面,国家支持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

市内方面,忠县现代商贸业发展面临周边区县以及主城都市区的竞争压力。同时,随着周边区县基础功能不断加强,商贸服务业体系日趋优化,忠县存在消费群体尤其是中高端群体外流的风险,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给忠县现代商贸业打造自身特色、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提出更高要求。

县内方面,现代商贸有效供给不足,传统商贸业占比较高,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全县消费总量有待提升,结构需优化,消费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商贸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强,交通、物流、仓储等配套尚存短板。商贸市场主体散小弱,市场主体数量不足、规模不大、外向竞争能力不强。商贸业发展规模效应、行业集中度与区域辐射能力有限。

第二章总体思路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紧扣“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两大主题,全面建成三峡库区现代商贸发展高地,高水平打造“三峡库心·长江盆景”,加快建设“一地一城三区”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完善党领导商务发展的制度和机制,为商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做到商务发展为了人民、商务发展依靠人民、商务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强商务服务民生能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在商务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商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转变商务发展方式,转换商务发展动能,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以深化改革促进形成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持续增强商务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系统性、全局性、战略性、整体性谋划和推进,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树立大商务大融合大发展理念,强化横向协作、纵向联动,推动商务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节发展目标

2025年,商贸业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商贸物流集聚辐射服务能力凸显,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更加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明显,建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高效集约、融合开放、绿色环保的商贸服务体系,着力建设联动大三峡、协同渝东南、服务大都市、承接川东北的区域性现代商贸服务中心和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物流枢纽,全面建成三峡库区现代商贸发展高地。

商贸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2.37亿元,年均增长8%。批发业销售总额367.78亿元,年均增长13.5%,零售业销售总额398亿元,年均增长11.5%;住宿业营业额5.63亿元,年均增长12%;餐饮业营业额47.5亿元,年均增长12.5 %。

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加。构建大商场、大流通、大市场商品流通新格局,建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大商场、企业区域总部,建成忠州商圈、10条特色商业街、培育10个专业市场和多个物流基地(园区);全县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到250家,其中亿级商贸企业达到30家;商贸从业人员达8万人。

社会消费活力显著释放。消费升级显著提升,服务消费进一步激发,消费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农村消费得到提质升级,消费扶贫成效显著。组织开展忠县老字号嘉年华、特产展销、扶贫产品推广、美食荟、文旅体验等大型消费促进活动年均达到10场以上。

转型升级能力显著提高。现代商贸业转型升级有序推进,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全面形成;电子商务及网络零售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77.76亿元,实现会展直接收入超20亿元;力争2025年,全县五星级酒店实现零的突破,全县接待床位数突破1万个,绿色饭店10家、钻级酒家25家、星级农家乐35家,重庆老字号12家。

远期展望,到2035年,现代商贸综合实力、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商贸流通体系、发展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和完善,“大市场、大商场、大流通”的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全面形成,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商贸发展高地和重要物流枢纽,形成优质高效、业态先进、布局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2-1忠县“十四五”商务发展指标体系

具体指标

2020年

2025年

年均增速(%)

指标属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92.18

282.37

8

预期性

批发业销售总额(亿元)

228.36

367.78

13.5

预期性

零售业销售额(亿元)

246.82

398

11.5

预期性

住宿业营业额(亿元)

3.19

5.38

12

预期性

餐饮业营业额(亿元)

28.2

47.5

12.5

预期性

电子商务交易额(亿元)

31.25

77.76

20

预期性

网络零售额(亿元)

16.68

37.36

17.5

预期性

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家)

159

220

预期性

外贸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500

3000

43.1%

预期性

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126

200

9.7%

预期性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414】

【600】

7.7%

预期性

备注:带【】为五年累计数。

第三章融入商务发展新格局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以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品出口为抓手,加强与新加坡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升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第一节加强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经贸合作

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加快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CPTPP大市场,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建立合作交流机制,打造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在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体教育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探索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设立忠县特产馆,大力开展城市形象推广和特色产品营销,提高“忠州造”的国际影响力。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强化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依托“新生港+广垫忠黔铁路”,进入“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体系,深化与俄罗斯等欧洲国家的经贸合作。

全方位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联动长江中下游城市,协同发展商务经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新生港,加强与长江经济带沿线重要口岸和企业的战略合作,在平台建设、物流领域、产业协同、对外贸易、开放通道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建立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对接机制,共同打造园区建设、项目孵化、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服务平台。承接沿江沿海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打造市级与沿江沿海地区合作试点。

第二节主动参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商务合作发展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遇,积极融入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立足产业和交通区位优势,强化与达州、万州、石柱、梁平、垫江等地区的商贸合作,推进商务合作示范区建设。共同建设物流服务联盟、商务咨询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积极参与智博会、西洽会、支洽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积极打造五大开放平台,加快推进国际国内交流合作。

第三节全面融入“一区两群”商务协同发展

围绕“一地一城三区”建设目标,联动大三峡、协同渝东南、服务大都市、承接川东北,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积极对接主城都市区,承接主城都市区优势外贸产业转移,协同构建对外贸易优势产业集群;加强与中新(重庆)互联互通项目及重庆自贸试验区在商贸物流、金融科技、消费升级、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积极推进一批商务合作项目落地忠县。全面融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加强与渝东北周边区县商务合作,推动忠县与沿江区县协同发展,加强与万州经开区、万州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的经贸合作,着力建成三峡库区商务发展重要承载地。

第四章加快推进消费全面升级

以重庆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契机,加快集聚国内外消费资源,优化消费空间布局,提升消费服务水平,创新消费经济形态,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消费高地。

第一节积极融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2021年7月,国务院经批准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忠县围绕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总体目标,聚焦“国际”、紧扣“消费”,突出“中心”,积极融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提升国际消费影响力竞争力。消费规模能级持续壮大,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网络零售额超过200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境内外游客人数持续增长,入境游客接待量超过100万人次以上,入境消费规模稳步增长,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消费网络体系。

完善国际消费资源集聚功能。加快推进万达商业综合体提档升级项目,加快忠州商圈建设,积极引进一批核心集聚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品牌店、连锁店、专卖店,打造忠县商业商务集聚区和形象展示区。注重商业商务集聚区业态、形态、文态、生态“四位一体”开发,促进商业要素融合集聚发展。结合旧城棚户区改造以及银山片区等商业地产开发项目,积极引进、建设、培育商业业态,不断完善城区功能。

第二节激发各领域消费潜力

转型升级商品消费。着力提升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品质,丰富消费品品类,推动扩大基本消费。引进中高端消费名品,集聚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首牌经济”“首秀经济”,打造国际品牌首选地,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加速家电、家具、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向绿色智能、时尚品质转变,适应方便快捷、舒适体验的生活需求。加大“忠州造”推广力度,传承振兴老字号,促进本地消费品精品化、品牌化发展,增加特色地方产品供给。

优化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围绕大三峡等旅游资源,突出三峡文化、忠文化和移民文化等文化特色,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特色文旅消费发展。推动智能酒店、数字化定制酒店、三国文化酒店、民宿院落等发展,推动酒店向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延伸。发展康体美容、高端医疗等医疗服务,满足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家政养老、美容美发、人像摄影、家电维修、洗染沐浴等生活性服务业提质扩容,支持生活服务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有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积极引导特色餐饮、小吃、美容美发、人像摄影、保健养生、社区商超等业务合理布局社区商业,形成差异化发展。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数字化消费,培育电子竞技、网络视频、网络文学等数字产业,大力发展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产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打造数字化消费新场景,拓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应用。创新无接触式消费模式,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

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提倡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引导绿色消费成为新时尚。加大节能节水产品、资源再生产品、新能源产品等消费品生产力度,增加绿色消费产品供给。支持商品交易市场、商场、超市等商业网点开设绿色消费品专柜、专区,鼓励创建绿色商场、绿色饭店,提供绿色消费空间。倡导商家和消费者使用简化包装、绿色包装,逐步禁止和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提高废旧商品回收利用效率。

第三节创新发展新消费形态

积极发展“夜间经济”。集中打造一批夜间消费商圈、夜市街区等特色夜间经济集聚区,形成业态多元、错位发展的夜间消费场所。围绕“夜品、夜购、夜娱”,积极开展消费体验活动,丰富夜间经济业态,打造多元化、多样性的消费场景。加强夜间经济重点区域街景打造、照明装饰美化和指引标识优化,完善通讯、休闲、消防、环卫等基础设施,提升夜间经济功能配套。

专栏1  发展夜间经济重要项目

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依托忠州商圈,打造集休闲、购物、住宿、美食、娱乐于一体的夜间消费聚集区;依托烽烟三国、数字产业特色小镇,搭建夜间文体演艺和体育赛事平台,不断丰富体验式、沉浸式消费业态,着力打造集美食、运动、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夜间经济消费街区;围绕三峡留城·忠州老街、滨江夜市、忠县旅客集散中心、忠州广场等,着力打造集滨江美食、夜景、健身、休闲体验等一体的夜间消费集聚区;围绕中博美食街、香山国际风情街,着力打造特色美食集聚区;依托忠州公园、香山公园、汉阙广场、忠州大剧院等,以文化教育、美食、特色休闲、健身为发展重点,举办各类文化演艺活动,打造集特色餐饮、特色商品、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夜间商业街区。

开展夜间消费体验活动。打造“忠州夜品”,举办特色美食节、小吃节、啤酒节等系列活动,打造一批“深夜食堂”。在特色餐饮街区、商业综合体、宾馆饭店开展特色名品推送、厨师技艺表演、本地餐饮文化展示等活动。打造“忠州夜购”,推动京投、胡燃、重百、永辉等重点商超适时延长营业时间,开设24小时便利店,开展夜间专属折扣、夜间加倍积分等夜间推广、打折让利促销活动,推行深夜购物、体验式购物、嘉年华等各种形式的夜间时尚消费体验活动,促进夜间购物消费。打造“忠州夜娱”。适当延长忠州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等文化场所开放时间,持续运营好“烽烟三国”,鼓励开发文博论坛、文艺演出、健身康养、体育赛事等夜间体验项目,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

鼓励发展“平台经济”。围绕数字生活、数字旅游、数字娱乐、数字健康等领域,搭建各类资源要素的流转平台,促进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流动,推动产业融合集聚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同步发展的新经济形态。鼓励各领域平台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服务品质,发展便民服务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和带动扩大就业。鼓励商品交易市场顺应平台经济发展新趋势、新要求,提升流通创新能力,促进产销更好衔接。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教育培训、养老家政、文化、旅游、体育等新兴服务领域,改造提升教育医疗等网络基础设施,扩大优质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多元发展“体验经济”。推进忠州商圈向社交化、情景化和智能化发展,鼓励企业建设信息消费体验中心,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交互娱乐等技术丰富消费体验。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发展基于5G、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鼓励构建生鲜新零售、无人超市等新场景应用,打造线上线下业态融合体验模式。大力发展乡土风情、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等乡村体验经济业态,加快完善体验经济产业链,促进消费升级。

加快发展“保税经济”。依托新生港,积极申报综合保税区,发挥保税功能,发展保税经济。引进知名品牌入驻,发展区域分拨分销中心、区域结算中心。培育发展进口商品展示直销中心、跨境直购中心等。积极发展保税商品展示、交易、跨境购、保税购等外贸形态,培育发展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保税+”新模式新业态。争取设立柑橘及橙汁保税仓,推进柑橘产业进出口自由贸易。

第四节促进消费新场景提质赋能

提高消费服务质量。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建设“放心消费”城市。推动家政、餐饮等服务标准化,完善信用体系和产品追溯体系,建立健全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和考评机制。实施服务质量评选活动,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示范效果好、服务品质优的商贸服务企业。重点引导零售、餐饮、住宿、生活服务等窗口行业员工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实现精准化、精细化、精品化的优质服务。围绕消费个性化、定制化、场景化等新特征,发展新零售、新流通、智能商业项目,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融合互动,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支持商贸企业建立并完善品牌培育体系,实施品牌价值提升工程,引导商贸企业、商圈、特色商业街、专业市场注册商标,强化质量品牌意识,促进商业形象标识的运用和推广。积极培育发展地理标志产品和商标,打造忠县商贸品牌。

专栏2  商贸品牌塑造行动

“忠州好味”。围绕柑橘、笋竹等菜品扩充衍生菜系,培育“柑橘菜系”“笋竹菜系”等特色本地菜肴,大力实施忠州“名店”“名菜”“名师”工程,促进“忠州好味”提档升级,做强做大忠州豆腐乳、忠橙、NFC橙汁、忠州烧酒、石宝蒸豆腐等忠州品牌。

“忠州好梦”。建设忠州大酒店,做强忠义大酒店、陶然国宾、洲际智选、三峡风、海新等酒店,创意打造“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独珠江村、忠州老街民宿院落,引入一批高端品牌度假酒店,培育柑橘、电竞等主题酒店、假日酒店,打造“以人为本”体验式住宿环境。

“忠州好购”。加快推进商圈、特色商业街区、专业市场建设,运用新技术手段建立智慧商场,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教育、医疗、健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综合体,提升购物体验感。

“忠州好礼”。围绕柑橘、笋竹、豆腐乳、橙汁、乌杨白酒等本地特产,融合忠文化、三国文化、移民文化与电竞产业打造文创产品,共同打造“忠州好礼”品牌。

“忠州好家”。实施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工程,完善家政服务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家政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推动家政进社区,促进居民就近享有便捷服务。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鼓励带薪休假、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探索实施周五下午加周末的“2.5天小长假”政策措施。健全消费金融服务体系,稳妥开发适应新消费趋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拓展移动支付使用范围。

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加强乡镇商贸设施建设,打造集合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美容美发、家电维修、文化娱乐等功能的乡镇商贸中心,培育发展商贸强镇。布局完善村级生活消费服务综合网点,提供生活必需品、日常缴费、初(末)端物流汇集(分送)等服务。引导城市消费下乡,支持连锁超市、便利店、品牌商店进驻乡镇,鼓励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向乡镇拓展,加大力度提升农民收入,贯彻落实好国家的各项扶农助农政策,加大汽车下乡、家电下乡、农机补贴、农业种植补贴等财政扶持力度,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在农村居民中提倡提升消费档次,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在收入增加、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

发展智能化终端配送。完善城乡共同配送体系,引导企业建设末端配送服务设施。围绕日用品、食品、餐饮、药品、生鲜等领域,引导在成熟小区、人流密集的办公楼、医院等区域配设智能售货机、职能取餐区、智能快件箱、智能回收站等。对快递处理场所建设、智能化设备升级改造、以城乡公共配送中心和快递网点等为载体的城市末端公共取送点建设、快递企业设立村级末端网点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第五章构筑现代内贸流通体系

深化内贸流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供需对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提高经济内循环质量。

第一节 优化商业空间布局

加快推进忠州商圈建设。加快建成并引进万达运营京投忠州购物公园、中博鸣玉社区商业等忠州商圈重大项目,引进一批集聚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知名品牌店、连锁店、专卖店,注重商圈业态、形态、文态、生态“四位一体”发展,促进商业要素融合集聚发展,打造场景化、智能化、国际化,集商贸、商务、休闲、居住、文化于一体的城市核心商圈。

专栏3忠州商圈

规划范围。规划总面积1.18平方公里。规划结构为“一核、一轴、一廊、四区”,即城市核心商业区、商业主轴、鸣玉溪慢行生态廊,及商务商业集聚区、生态居住区、滨水休闲旅游区和配套服务区。

发展导向。以智慧商圈、品牌商圈、休闲商圈、平安商圈为抓手,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打造“智慧商圈”,依托“爱琴海”购物公园、忠州购物公园、中博·鸣玉街区等重点项目,建成集商贸、商务、休闲、居住、文化于一体,业态现代、结构合理、功能齐备、运转有序、服务一流的商贸集聚区、中央商务区、生态宜居区和都市旅游区,成为渝东北的购物天堂、消费乐园和汇聚城市多彩生活气息的生态宜居新区。

业态导向。大中型购物中心、大中型百货店、品牌专卖店、星级影城、品牌餐饮、高品质酒店、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策划咨询、电子商务线下体验店、商务办公楼宇、生态居住等。

优化特色商业街区布局。依托“一地一城三区”发展战略,立足“一江两岸四片区”布局,大力提升科技创新、商务、物流、文化、休闲、生活服务等六大服务功能,谋划“三五七九”商贸业布局,即打造中博鸣玉街区、香山街区、忠州巴王路街区等三个商业区;打造五洲国际建材市场、渝东北农批市场、再生资源回收市场、进出口二手车交易市场等五个专业市场;打造新生港物流园、五洲国际电商产业园、五洲国际汽博中心等多功能特色商贸集聚区、新立田园综合体主题农家乐集聚区、独珠江村美丽乡村商业示范集聚区、三峡港湾特色旅游主题农家乐集聚区等七个专业区;打造滨江夜市街、中博美食街、香山湖美食街、忠县游客接待中心美食街、忠县高铁站商圈美食街、三峡留城·忠州老街、三峡港湾民俗风情街、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特色商业街、独珠半岛云上天街等九条商业街。到2025年,建成主体功能突出的区域服务业中心,辐射功能全面增强,服务半径不断延伸,结构进一步完善,规模进一步扩大。

完善城市社区商业。打造“互联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新建和改造一批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统筹社区教育、文化、医疗、养老、家政、体育等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改进社区服务,打造便民消费圈。畅通家政服务平台等与社区服务站对接,强化信息、预约、配送、订购和集家庭服务、维修、日常购物、餐饮、休闲等多种便民服务供给。着力提升红星、香怡等社区商业,规划建设数字产业特色小镇、临港新城、乌杨新区等区域商业。

第二节 加快传统商业升级发展

推动批发零售业转型。加快推进批发业转型发展,支持传统批发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发展“互联网+批发市场+综合服务”模式,鼓励批发企业由一般的商品经销向总代理、总经销转变。创新零售商业模式,鼓励批发零售等传统商业企业创新营销模式,积极发展“一站式购物”、“商品+服务”等复合业态。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推动购物中心、商场等向场景化、体验式、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

推进餐饮住宿业升级。加强“名店”、“名厨”、“名菜”三名工程,积极推进忠州特色餐饮业发展,着力打造忠县美食品牌。加强老字号保护发展,积极培育三峡橘乡美食和“忠州好味”特色餐饮品牌,推动本地特色美食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创新营销模式,支持有条件企业研发线上产品,拓展线上销售,推进“互联网+团购+促销”新型营销方式,“无接触配送”模式。推进住宿业升级,持续开展国家绿色饭店、钻级酒家“双创”活动,加快建设忠州大酒店,做强忠义大酒店、陶然国宾、洲际智选、三峡风、海新等酒店,创意打造三峡橘乡、独珠江村民宿院落,逐步引入一批高端品牌度假酒店,积极培育电竞等主题酒店,大力发展经济型酒店;改造提升一批传统酒店。推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加强餐饮住宿业与会展、节庆、赛事活动、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着力推进“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发展。

发展创新会展商业。积极对接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电子商务等建设,积极发展智慧会展,引导企业运用新技术发展新兴会展业态,举办线上线下展销展会,创新会展消费新场景和新模式。充分借助“长江三峡国际马拉松赛”等赛事活动,创新展会经济活动。积极组织本地企业外出参展办展,积极引进全国名展企业到忠县开展展览展示活动。

加强商旅文融合发展。以商业为核心、旅游为驱动、文化为内涵,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商旅文一体产业链。充分挖掘忠文化内涵,将“忠文化”作为城市之魂,升级改造一批体现忠文化、三国文化、移民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历史街区、公共建筑、文化长廊,将“忠文化”渗入到城市建设中,提升忠县城市品质和内涵。鼓励创新产业融合模式,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全方位延伸产业触角,重点发展旅游休闲、文化节庆、旅游演艺、特色文化商业、文化创意、文化主题酒店等新型融合产业类型,形成多元业态融合,打造成区域性商旅文融合发展示范项目。

第三节 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

提升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加快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推动物流园区、仓储基地等智慧化改造。加快启动建设智慧物流园项目,积极推进仓配一体化建设,大力推进智慧物流发展,促进商贸物流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专业化。提升商贸物流信息化水平,提高制造、商贸、物流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效率,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全县商贸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打通物流、制造、商贸、金融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商贸物流信息链,形成技术接口标准统一、服务管理规范的智能化、一体化网上供应链系统,提高商贸物流需求与供给的匹配效率;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建设标准化物流基础设施,推广使用标准化物流装备,鼓励企业采用先进作业流程标准;提高商贸物流集约化水平,引导社会分散的物流资源向物流园区集聚,园区企业集约化布局,鼓励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剥离自身物流业务,加快推进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发展,促进家电、医药、烟草、汽车、装备、再生资源回收、粮食以及餐饮等专业物流发展;推进商贸物流专业化发展,加快建设城市末端公共取送点和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完善电商物流共同配送体系。

完善城乡共同配送体系。依托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公共配送中心,为多个商贸企业、核心商圈、商业街区、社区门店开展区域共同配送。依托专业市场集群和分拨中心,以“货运班车”形式开展干支线结合的共同配送,实现城区配送、城际配送、城乡一体化配送有效衔接。不断完善城乡共同配送体系,加快新生港物流产业园建设,加快建设五洲国际城乡共同配送中心,提档升级合干物流共同配送中心,科学布局城乡末端公共取送点,大力实施第三方专业化共同配送,加快构建“以公共配送中心为纽带,以连锁便利店、便民服务网点、城乡末端网点为基础,以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的城乡共同配送网络体系。大力实施镇村物流配送资源整合项目建设,建立完善“T+1”和“1+T”双向物流模式。

构建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逐步构建覆盖全县主要产地和消费地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强面向城区消费的低温加工处理中心和冷链配送设施建设,发展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温配送。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农村节点建设,建设区域性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鼓励农产品产地和部分田头市场建设规模适度的预冷、贮藏保鲜等初加工冷链设施,加强先进冷链设备应用,加快补齐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短板。依托新生港,争取申报海关特殊监管场所和保税港区,打造成集采购、仓储、加工、包装、报检、通关、展示、交易、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冷链物流基地。

专栏4  发展现代商贸物流重要项目

提升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新生港智慧物流园区,商贸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标准化物流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吸引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在忠县设立公司总部、区域总部、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等;鼓励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剥离自身物流业务,引入发展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培育供应链物流、智能物流和枢纽物流。

完善共同配送体系。加快五洲国际城乡共同配送中心、农批智慧城城乡生鲜共同配送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城乡末端公共取送点,合干电商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和村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站(点),全面构建城乡共同配送体系。

打造冷链物流体系。依托新生港加强三峡柑橘分级包装基地、进出口冷链物流基地、农批智慧冷链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成集采购、仓储、加工、包装、报检、通关、展示、交易、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冷链物流基地。

第四节 统筹完善城乡市场体系

优化城乡市场布局。按照“城郊大市场、城内大商场”思路,充分发挥专业市场的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在扶持、规范、提升现有市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大市场,推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大进大出。规划建设进出口二手车进出口专业交易市场、中国柑橘贸易基地、柑橘交易中心、长江三峡盆景(盆栽)交易市场、国家猪肉储备基地,加快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再生资源交易中心、五洲国际商贸城。

完善城乡市场配套设施。巩固提升城市市场配套设施,采用节能环保设施加强基础建设,完善仓储、配送、会展等配套设施。全面加强农村市场配套设施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市场预冷、储藏、保鲜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地批发市场和田头市场升级改造。加大商品交易市场的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数字化交易配套和服务设施。完善水、电、气、路等公共基础设施,为市场运营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推进专业市场创新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批发市场+综合服务”模式,推动专业市场向高端服务型、总部型、展贸式、电商化、国际化和创业创新型等现代市场转型发展。创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应用,强化平台数据整合和资源配置能力,加快传统交易场景的数字化重构,推动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信息实时交互。

第五节 建立健全应急保供体系

健全多元应急保供体系。建立健全物资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相结合、政府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实物储备与生产供应相结合的应急供应保障机制,推进应急保供主体多元化发展。完善生活必需品应急处置机制、生活必需品保障工作机制、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报告制度,强化预警监测机制,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稳定。建设制度完备、管理严格、运行高效的储备管理体系。随时监测市场粮食、肉、蛋、奶、粮油、成品油等保供商品的监测,及时作出应急调控。重点抓好猪肉储备和成品油应急保供。根据市商委、县委县政府要求,结合实际市场调研情况,约定保供企业每年足量储备猪肉,并协议落实好收储、公检、监管等工作。依据《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四个五发展规划》的经济指标及相关要求,综合考虑全县公路网构架、各乡镇通车里程、交通流量和经济发展情况,坚持存量调整与规划新建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布局全县加油站,到2025年,全县加油站达到65座。乡镇街道实现加油站布局全覆盖。

增强应急保供能力。建立健全市场应急预案体系,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以目标集中、范围明确、责任清晰、措施有效为出发点,总结应急保供工作实践,制定完善各级应急综合及专项预案。充实应急商品储备库,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城乡居民消费实际,合理配置应急商品品种和数量,提高对市场异常波动的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应急调控体系。加快形成预案完备、货源充足、渠道畅通、企业可靠、品种齐全、投放及时、布局合理的应急调运体系。选择一批配送中心、批发市场和连锁零售企业作为应急商品集散地和供应点,优化完善应急投放网络。加强应急保供骨干企业队伍建设,建立骨干企业数据库。强化市场运行预测预警,综合运用信息引导、区域调剂、收储投放、进出口等手段,有效应对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波动,保障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第六章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聚焦库区开放高地建设,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完善外贸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第一节 进一步扩大产业对外开放

推动制造业对外开放。围绕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能源、资源加工四大产业集群,紧扣“集群化、高质量”,大力实施“特色工业发展”行动方案,加大产业链薄弱环节招商力度,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攀升,打造四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忠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数控机床、“芯屏器”、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机器人零部件等产品,推动装备制造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变。发展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开放型制造业,鼓励外商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将技术水平、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环节、工业设计和研发机构投资布局忠县。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扩大制造对外开放。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贯彻落实《重庆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围绕数字产业、文化旅游、现代商贸物流全县重点发展的服务业,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无缝对接“芯屏器核网”“云联数算用”产业,谋划区块链技术发展及应用,推动特色产业智能化转型。依托数字产业特色小镇,积极创建中国重庆自贸区数字经济(电竞)创新联动区,积极推进电竞产业对外开放,强化与腾讯、游族等知名游戏企业战略合作,加强与四川电子竞技运动协会、重庆工商大学合作,推动游戏、动漫、网络直播等数字产业融合发展,以“电竞+”的模式不断延伸壮大电竞产业链条。以“数字+服务”模式,培育发展智慧物流、服务外包、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新业态;推动传统专业市场“触网”升级,打造集交易支付、信息撮合、供应链整合等于一体的综合市场。以高水平打造“三峡库心·长江盆景”为抓手,提升全县文化旅游服务能力,联动万州、奉节等周边区县,共同打好“长江三峡牌”,推动“大三峡”全域旅游振兴。以建成渝东北现代商贸物流高地为目标,依托通道、平台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

深化农业对外开放领域。围绕柑橘、笋竹等主导产业,不断拓展出口渠道,借力陆海新通道,以“忠橙”出口新加坡为契机,积极打开国际销路,拓展东盟市场,积极探索农产口出口路径,推动忠县更多优质特色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引导农业技术输出、品种试验示范、农业投资合作向具备条件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集聚。积极融入“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着力申请欧美日韩“通行证”,推进忠县特色农产品进入欧洲市场。打造“忠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柑橘)质量安全示范区”,大力开展特色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构建出口食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提升“忠橙” “忠州橙汁”等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深度挖掘“忠州腐乳” “西厢阁”等传统“老字号”品牌。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第二节 提升开放型经济平台能级

推进开放平台建设。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人才支撑等举措,继续加快推进乌杨新区、临港新城、数字产业特色小镇、“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等现有开放平台建设。高质量推进建设“三峡库心·长江盆景”,打造“两群”绿色协同发展示范区。积极申报在新生港设立开放口岸和综合保税区,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口岸功能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围绕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和数字经济,探索设立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电子竞技、文化旅游等海关特殊监管区。

强化平台集聚辐射作用。加快科技要素向平台聚集,整合完善高端创新资源引进激励政策。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国内外高科技园区、创新高地,以及市内两江新区、高新区等交流合作。推动产业要素向平台集聚,强化开放产业对接,加快形成适宜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产业平台,培育新的增长点。着力培育引进更多有竞争力的新型开放主体。在推进新生港设立开放口岸和综合保税区区的基础上,培育发展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保税+”新模式新业态。建立开放平台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开放平台布局适合自身发展的开放型经济产业链,引导平台差异化建设产业集群。

第三节 加快完善外贸服务体系

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出口退税,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构建以政务服务、物流协同、数据服务、特色应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单一窗口”。探索构建由商务、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参加的贸易便利化工作协调机制,积极为外贸企业在报关、物流、退税、结算、融资、信用担保等进出口环节提供“一条龙”专业化服务。

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积极引导外资投向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装备、资源加工业等领域,加大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利用外资力度,扩大外资总量规模。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确保外商投资法各项制度切实有效执行。加强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标准制定。

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完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贸易、文化服务贸易、服务外包和跨境电子商务等在货物贸易增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推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融合发展。积极对接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区县,学习借鉴试点地区创新案例和创新经验,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第四节积极推进对外经济合作

优化“走出去”重点方向,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以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品出口为抓手,加强与新加坡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积极协助外贸企业办理产品出口资质认定,对接万州海关,为柑橘、笋竹等特色产品出口办理原料种植场备案认证。完善企业海外合作和项目推进的配套服务体系,打造基于互联网的宣传推广与交流对接模式。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开展国际化经营,逐步建立国际化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形成示范作用,引领本地企业发展。支持行业协会组织商贸企业参加“西洽会”“进博会”“智博会”以及“一带一路”知名展会等国内外知名产销展会及峰会,打通产业合作、经贸交流通道。健全“走出去”管理机制,完善“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的合作机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撑和保障,加强“走出去”风险防控。

第七章加快推动数字商务发展

坚持以智慧化、数字化为引领,强化商务领域数字化新场景应用,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商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高质量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升级版)工作,打造创新发展载体,完善服务支持体系,推动数字商务健康快速发展。

第一节 培育专业化的电商队伍

突出培育孵化,壮大电商市场主体。加大电商人才培训力度,持续推动基地、大户、生产加工企业等线上转型,推动住宿、餐饮、家政服务、农贸市场、洗车修车等生活性服务行业深化电子商务应用,实现培训+就业创业“一条龙”服务,培育一批“小而美”的电子商务骨干企业,切实提高培训转化率,力争网商覆盖率达到80%。积极招引县内外电商企业入驻电商产业园,不断壮大电商市场主体,推进电商集聚发展。

突出示范引领,做强电商领军企业。精准培育本土优秀电商企业,引导企业不断开拓网上市场,提升网上销量,力争培育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网商(微商)5家以上,培育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大型电商企业2个。积极打造电商样板镇、样板村,通过以大带小、以点带面,带动更多优质电商企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挖掘电商示范典型,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电商发展氛围。

突出招商引资,注入电商强劲动力。加大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强跟踪服务,鼓励知名电商企业在我县设立企业总部、区域总部或建设区域营运中心、物流中心、结算中心、数据中心及研发中心等。紧扣行业发展新趋势,紧盯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强服务电商、产业电商等细分领域优势电商企业以及内容电商、社交电商等去中心化电商企业招商工作。围绕柑橘、笋竹等主导产业,招引和培育全国范围内大型电商企业助力产品销售。

第二节 培育特色化的产品品牌

培育升级农产品网货。引导推动农特产品等种植养殖企业围绕电子商务要求进行生产组织,鼓励发展订单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按照有特色、有故事以及方便快递等要求积极培育农特产品网货产业,积极推进网货包装提档升级,培育更符合互联网特色的个性化产品,努力打造网络爆款,增强产品辐射能力和竞争力,不断壮大网销产品品类和规模。

做强特色电商品牌。强化品牌培育和宣传推广,不断提升“忠橙”“忠州橙汁”等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优化升级出口包装,积极推动“忠橙”出口。持续推进豆腐乳、无花果、面条、汤圆粉、香山密饼等电商网红爆款打造,积极鼓励毛妈妈、老坛酸菜姐、琪牌土鸡蛋、忠城蜜蜜等本地电商品牌做大做强。打造“忠橙”、忠州腐乳、忠州烧酒等新媒体账号,通过短视频+直播强化品牌营销,着力打造本土互联网品牌。

打造全品类供应链。积极打造电商超级供应链,培育包括忠县本土产品、重庆市畅销产品、全网畅销产品在内的电商产品超级供应链,建立超级供应链展示中心。通过电商线上营销推动本土生产企业、电商企业产品改造,提升忠县特色产品互联网竞争力。同时,通过超级供应链打造提升进货议价能力,降低进货成本,激发和带动电商创业就业,形成统一采购,全网销售的良好格局。

第三节 培育多元化的平台载体

提档升级三级公共服务。积极打造“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田园版)和电商物流产业园(城市版)以及工厂加工版超级供应链+直播电商孵化基地,提档升级供应链打造、主体培育、网货打造、品牌推广、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等技术支持和电商公共服务,打造电商产业集聚区。支持镇村两级电商站点改造升级,拓展代买代卖、小额存取、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直播带货等功能,不断拓宽农村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强化“柑橘网”运营,构建“数据+电商+金融”柑橘全产业链平台,加快建设中国柑橘贸易基地。

健全优化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五洲国际仓储物流产业园,打造城乡物流共同配送中心,进一步整合邮政、四通一达等快递物流资源,推进邮政快递提速增效,推进电商与快递物流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电商物流成本。积极推进快递物流进村,整合邮政、快递、交通等站场资源、线路资源,健全镇村物流配送站点,真正打通快递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线上线下消费新场景。以场景营造为核心,推动商贸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新消费创新应用。以柑橘、笋竹等主导农业产业为主,培育基地直播、农场直播、工厂直播等新消费场景;以传统农贸市场、农批市场、建材市场、汽车行业、大型商超等为主,构建智慧市场、智慧商圈;以超级供应链+直播电商孵化基地为依托,推进住宿、餐饮、零售等传统中小商贸企业升级转型。

积极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实施跨境电商市场主体引培行动,加大力度引进跨境电商实力企业,引导培育传统实体制造企业应用跨境电商,整合电商平台、中介服务等诸多环节,逐步形成跨境电商完整生态链和产业链。优化提升专业市场、传统百货、超市、便利店等实体网点、货源、配送等资源,实现商贸批发零售企业等实体市场与跨境网上市场深度融合。探索在各社区和便利店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体验店,建设具备物流配送功能的社区智慧配送站。结合智慧社区和农村电子商务工程,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应用普及。

专栏5  发展电子商务重要项目

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体系。打造五洲国际电商物流产业园城乡共同配送中心,建设智慧仓储、智慧物流、实现仓配一体化;整合镇村物流配送站点,推动实现快递进村;科学布局公共产地仓,建设智能化分拣生产线,实现网销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品控分拣、打包配送、统配统送等功能。

健全农产品进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电商物流产业园,打造田园版和城市版超级供应链+直播电商孵化基地,提档升级供应链打造、主体培育、网货打造等电商公共服务,打造电商产业集聚区。支持镇村两级电商站点改造升级,拓展代买代卖、小额存取、直播带货等功能,不断拓宽农村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打造线上线下消费新场景。以柑橘、笋竹等主导农业产业为主,培育基地直播、农场直播、工厂直播等新消费场景。以传统农贸市场、农批市场、建材市场、汽车行业、大型商超等为主,构建智慧市场、智慧商圈。以超级供应链+直播电商孵化基地为依托,推进住宿、餐饮、零售等传统中小商贸企业升级转型。

第八章积极培育壮大商贸主体

围绕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服务、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展商贸企业“上云、上市、上限”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商贸主体转型升级;强化政策保障,积极培育本地企业和引进一批实力强的商贸企业,壮大商贸主体,提升商贸主体市场竞争力。

第一节 促进企业主体转型

抓住技术变革与产业转型发展的机遇,依托互联网,围绕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服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政策推动、产业联动、跨界融合、利益共创共享,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积极促进商贸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商贸主体竞争力与高质量发展水平。促进传统商贸物流向现代供应链转型,推动零售企业向体验复合型新零售转变,引导批发企业和专业市场向总部经济、贸易平台转型,推动餐饮住宿企业向现代化、绿色化、品质化发展,促进会展业向专业化、信息化升级,推进物流业向智慧化、高端化转变。

第二节 大力培育本地企业

培育本地品牌商贸企业。制定落实商贸行业扶持办法,培育本地重点企业。鼓励本地大型商贸企业发挥资本运作、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等优势,以资产、品牌、管理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大力支持民营商贸企业发展,加大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商贸领域的力度,进一步繁荣活跃市场。开展商贸企业评选活动,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区域知名的商贸企业品牌。加大对中小微型商贸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完善中小微型企业服务机制,落实创新创业补助资金等优惠政策,加强企业培育服务工作,宽松发展环境,支持个体工商户向企业转变、限下企业向限上企业转变,促进商贸中小型企业快速成长、健康发展。

第三节 引进实力企业

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忠县设立地区总部、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和销售管理中心。结合忠州商圈建设,着力引进和培育各类中高端消费品商贸主体,打造大型消费商圈,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中高端消费品品牌市场;引进信息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健全完善大数据产业生态;引进中高端生活消费品制造项目,培育中高端钟表、眼镜、餐厨用品等生活消费品制造业。结合新生港建设,积极引进货代公司、船务公司等大型物流货运企业入驻忠县,集聚一批具有采购、分拨、营销、结算、物流等总部机构。积极引进和培育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大型商贸集团企业。

第九章  全力打造一流发展环境

围绕打造一流的商务发展环境,营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自由便利的市场环境,完善全县商务发展的外部保障机制,引领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营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

深化简政放权,建立商务领域行政权力事项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压减行政权力事项。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精简政务服务环节,推行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第二节  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商务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法律服务工作机制,组建商务领域专家、律师队伍,提高法律服务能力。推进商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加强成品油流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商业单用途预付卡、平台经济、拍卖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监管,探索对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的模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涉外应对和维权服务机制,推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第三节  营造自由便利的市场环境

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及时发现并清理商务领域市场准入环节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实施公平竞争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等制度。强化行业自律,增强行业协会和商会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商务领域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完善信用审查程序、信用公示制度、失信惩戒机制。完善商务领域地方标准体系,推进商务行业标准化建设。

第十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领导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全县商务系统各级党组织作用,建立完善研究商务发展战略、分析商务发展形势、研究商务发展重大政策、推进商务规划实施的工作机制,提高全县商务系统党组织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水平。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营造干事创业、求真务实、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第二节 完善政策保障

认真落实全市关于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23条、“支持企业40条”及市级各专项领域扶持政策,继续推动全县会展、物流、电商、文旅等扶持政策落地,用好用活商贸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重点将扶持资金的使用与企业的商业管理模式、独立法人占比、社零贡献率等主要经济指标挂钩,提高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率。落实土地、金融、税收等支持政策,完善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第三节  加强项目保障

坚持以项目落实规划,重点围绕开放、消费、内贸流通等领域,加强全局性、战略性项目策划储备和统筹实施,发挥重大项目对商务发展的带动作用。完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针对规划设计、用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资金筹措、项目审批核准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综合协调与服务,确保项目落地。健全投资项目管理制度,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探索完善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提高政府投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

第四节  加强人才保障

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推动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建设一批商务实训基地、商务人才培养基地。引导市内高校根据商务人才需求变化及趋势,调整优化相关专业和课程设置。加强商务从业人员培训,支持商务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建设商务发展智库,为商务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优化商务人才发展环境,推进落实人才政策。

第五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本规划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本规划实施可能出现的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加强行政执法力度。全面推行“生态+”“+生态”发展新模式,推动商务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商务经济体系。推进餐饮行业油烟排放治理,加强商业经营活动噪声污染防治,强化成品油流通环境监管,有效防范和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倡导绿色生产方式,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促进商务领域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

第六节  加强规划实施

建立健全商务领域规划体系,确保商务发展规划任务精准落地。加强商务发展规划与全县其他行业规划的衔接协同。强化目标责任,对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分解纳入年度工作。科学引导市场行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落实本规划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商务发展任务。完善评估体系,组织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

附件

忠县现代商务“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表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投资金额

(万元)

建设年限

1

消费空间布局

忠州商圈

建设和运营1.18平方公里的忠州商圈,打造智慧商圈、品牌商圈、休闲商圈、平安商圈,建成集商贸、商务、休闲、居住、文化于一体的商贸集聚区、生态宜居区和都市旅游区。

100000

2022-2025

2

爱琴海购物公园

建成13万平方米的爱琴海购物公园、时尚天街、高端商务办公、精品酒店、公寓、智能住宅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30000

2022-2023

3

改造提升巴王路、滨江路、中博商业街

提档升级巴王路、滨江路、中博商业街商业业态,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等。

2000

2022-2025

4

三峡留城•忠州老街

以“三峡留城”为主题,建设集旅游商贸、民俗文化、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

50000

2021-2023

5

三峡港湾民俗风情街

建设集旅游商贸、民俗文化、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商贸文化旅游街区。

20000

2022-2025

6

石宝镇长江盆景特色商贸小镇打造

依托打造“三峡库心·长江盆景”,将石宝镇打造集文化旅游、餐饮休闲,娱乐购物,民宿为一体的特色商贸小镇。

10000

2021-2023

7

数字产业特色商贸小镇

打造集电竞全产业链、科普教育、养生度假、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特色商贸集聚区,成为全国知名的宜赛、宜游、宜业、宜居的数字产业特色小镇。

10000

2020-2023

8

田园综合体特色商贸小镇

围绕 “一镇三廊四区”田园综合体整体规划布局,引进和完善商业业态,打造集乡村旅游、餐饮休闲,特色民宿为一体的特色商贸小镇。

10000

2020-2021

9

商贸物流平台体系

新生港物流园区

围绕新生港大宗货物,建设立体物流仓储区、雨棚散货堵堆场、智慧物流信息业务用房、停车场等设施,建成辐射渝东北、渝东南片区乃至川东北、陕南、鄂西等周边地区的仓储物流园区。

50000

2020-2022

10

五洲国际电商智慧产业园

项目用地约100亩,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包括电子商务中心、共同仓储中心、共同配送中心、物流分拨中心、停车库、配套用房等,构建农村电商三级配送体系。

30000

2021-2022

11

城市共同配送中心项目

占地94亩,建设城市日用消费品仓储中心,新建智慧仓储10万平方米,建设物流分拨中心、停车库、配套用房等,以及配套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

20000

2020-2021

12

工业园区商贸物流分拨中心

围绕乌杨工业园区“四大产业集群”,建设集大宗货物仓储,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商贸物流分拨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月5万平方米,其中标准仓储用房建设4.5万平方米,其他设施0.5万平方米,并购置物流运输车辆等配套设施。

50000

2022-2025

13

城乡专业市场

忠县农批安全食品智慧城

项目占地约200亩,建设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中心、大型仓储冷库及配套用房等。

150000

2021-2023

14

渝东北进出口肉类及农产品冷链加工集配中心

在忠县新生街道拟选150亩土地。分期建设进口肉类分割加工中心、农产品智慧商品化处理中心、渝东北农副产品加工集配中心、渝东北产地冷链共配中心、生产科研配套设施。

38000

2022-2025

15

五洲国际万商城

建设家居建材、五金机电、汽车后服务、特色旅游品、休闲文化广场、智能仓储、电商基地、展示中心、商务办公楼、小微企业孵化基地等。

50000

2020-2022

16

二手车专业市场

建成辐射渝东北、渝东南片区,服务主城区,乃至影响川东北,集销售、评估、过户、售后于一体的“一站式”二手车专业交易市场。

30000

2022-2023

17

五洲国际汽贸城

建筑规模10万平方米,建设集汽车销售、汽车装饰、汽车贸易为一体的现代汽贸城。

50000

2021-2023

18

中国柑橘国际交易市场

依托“忠橙”鲜果、“派森百”橙汁推广柑橘产业出口贸易,建立“数据+电商+金融”的全产业链“柑橘网”,成立柑橘及橙汁保税仓,实现柑橘产业进出口自由贸易。

5000

2020-2022

19

长江三峡石宝盆景小镇(盆栽)交易市场

建设线上线下盆景(盆栽)交易市场,采取“虚拟+实体”的经营模式,长江三峡石宝盆景小镇(盆栽)交易市场。

30000

2021-2023

20

开放平台

重庆新生港综合保税区

建设具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口等功能的重庆新生港综合保税区,主要业务有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

5000

2021-20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