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爱卫办〔2019〕6号
忠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健康环境、除害防病”秋季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
根据重庆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健康环境、除害防病”秋季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渝爱卫办〔2019〕21号)文件要求,县爱卫办决定在全县开展“健康环境、除害防病”秋季爱国卫生运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结合年度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总体安排,统一组织本辖区本单位开展以灭蚊灭鼠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环境卫生整治的重点是车站、港口、农贸市场、建筑工地、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各乡镇(街道)的作用,深入农村家庭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搞好家庭卫生环境,消除暴露垃圾、翻盆倒罐,清除室内外积水,消除蚊虫、老鼠等病媒生物孳生环境。
二、广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宣传教育
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健康教育专栏以及微信等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防制知识,重点普及灭蚊灭鼠知识以及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疟疾、手口足病、霍乱等媒介传染病防病知识,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媒介传染病的宣传,组织村、社区举办以灭蚊灭鼠防病为重点的健康教育宣传专栏。
三、注重病媒生物监测和杀灭工作
县疾控中心要按照《重庆市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案(2013年修订试行)》做好监测工作。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加大经费投入,扩大监测面和监测频次,为科学杀灭病媒生物提供有力技术支持。重视市民投诉和意见,做好科学研判和预警预报。对各乡镇(街道)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和综合防制等工作加强指导,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技术困难和问题。
杀灭是预防控制媒介传染病流行的关键措施。在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治的基础上,各乡镇(街道)在9-10月期间,要集中开展以灭蚊灭鼠为重点的药物杀灭行动(特别是灭蚊),重点包括居民住宅、学校、建筑工地、废品收购站、废弃旧厂房、居民社区外环境、阴阳沟等。要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充分发挥专业化防制机构的作用,选择高效、低毒、安全的药品,严禁使用高毒药品。
四、加强领导协调推进
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把开展“健康环境、除害防病”秋季爱国卫生运动作为当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对重点场所、重点工作措施要重点督查,对发现的薄弱环节要及时整改。
五、加强检查督导,确保活动实效
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加大督促指导力度,重点要针对群众意见大、日常监测蚊虫、老鼠等病媒生物密度高的场所进行督查,同时还要组织开展综合防制效果检查。要强化群众监督,公布辖区“四害”、“病媒生物”防制监督举报电话。各乡镇(街道)于2019年10月20日前将本次活动开展情况的统计报表(以电子邮箱形式上报)报送县爱卫办。
联系人:陈海侠,联系电话:023-54236152;电子邮箱:371411305@qq.com。
附件1. “健康环境、除害防病”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开展情况统计表
2. 灭蚊防蚊技术方案
忠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2019年9月19日
附件1
“健康环境、除害防病”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开展情况统计表
乡镇(街道)名称:(盖章) 填报日期:
乡镇(街道)名称 |
宣传发动 |
专项整治 | ||||||||||
参与宣传 (人) |
发动单位、社区 (个) |
印发宣传资料 (份) |
制作宣传展板 (块) |
专题健康教育专栏 (个) |
广播、电视宣传 (次) |
集中整治社区 (个) |
清除孳生环境 (处) |
开展重点监测 (次) |
使用杀灭药品 (公斤) |
投入专业技术人员 (人次) |
受理群众咨询、投诉 (件) | |
|
|
|
|
|
|
|
|
|
|
|
|
|
附件2
灭蚊防蚊技术方案
为保证2019年忠县秋季灭蚊行动科学、安全、环保、有效地开展,有效控制蚊虫密度,预防蚊媒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群众健康,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防制目标
通过组织开展全市性秋季灭蚊行动,切实降低蚊虫密度水平,各区县蚊虫密度控制至少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
二、防制原则
遵循治本清源、安全环保的原则,以孳生地治理为根本措施,辅以物理、生物防制手段,必要时采取化学防制方法,科学有效的开展对蚊虫的控制。
三、防制方法
(一)蚊虫孳生地及幼虫防制
1. 翻盆倒罐,清除闲置无用积水。清除废弃的容器,暂时闲置未用的容器(花瓶、花盆、水桶、水缸等)应当逐一翻转倒放,避免积水孳生蚊虫。
2. 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搞好环境卫生,清除绿化带和各类卫生死角,尤其是塑料薄膜、一次性塑料容器、易拉罐、矿泉水瓶、方便面碗等易积水容器。
3. 管好饮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积水,如储水缸、储水池、泡菜坛、花盆托盘、空调托盘等积水。饮用水容器或功能性容器积水要求严密加盖,每5-7天换水1次。
4. 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每5-7天换水1次,冲洗植物根部,彻底洗刷容器内壁。
5. 治理轮胎。轮胎要求整齐叠放存放室内或避雨的场所,如要堆放室外,要用防雨布严密遮盖或在轮胎上打孔,不积雨水。
6. 树洞竹筒的治理。公园、学校、园林景点的树洞、竹筒要用灰沙堵塞,或对留根的竹筒,采用“十”字砍刀法,使其有裂缝不再积水。
7. 各单位定期检查清除电信、电力、燃气、自来水管道和雨水、污水井内积水,如遇无法清除时,每月应施放一次灭蚊幼杀虫剂,常用灭蚊幼杀虫剂及使用见表1。
8. 各类无法清理的水坑、水井及大中型水体,能放养鱼类的可采用养鱼防蚊,不能放养鱼类的可投放杀蚊幼剂进行处理。
表1常用的灭蚊幼杀虫剂
有效成分 |
类型 |
剂型 |
使用方法 |
用量 |
双硫磷 |
有机磷 |
颗粒剂 |
2-3周1次投入水中 |
1%砂粒剂 0.5-1g/㎡ |
倍硫磷 |
有机磷 |
颗粒剂 |
2-3周1次投入水中 |
5%缓释剂,10-20g/㎡ |
苏云金杆菌 |
生物农药 |
悬浮剂 |
喷洒 |
600ITU/mg,2-5ml制剂/m2 |
苏云金杆菌 |
生物农药 |
可湿性粉剂 |
喷洒 |
1600ITU/mg,1-2g制剂/m2 |
球星芽孢杆菌 |
生物农药 |
悬浮剂 |
喷洒 |
100ITU/mg,3ml制剂/m2 |
吡丙醚 |
昆虫生长调节剂 |
颗粒剂 |
2-3周1次投入水中 |
0.5%砂粒剂,1-2g/m2 |
注:雨水井灭蚊首选生物杀虫剂,控制白纹伊蚊用苏云金杆菌,控制库蚊用球形芽孢杆菌
(二)成蚊密度控制
1. 空间喷洒处置
对蚊虫密度高的场所开展空间喷洒,降低蚊虫密度,重点是地下车库、防空洞、农贸集市、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绿地等场所。
表 2 常用的空间喷洒灭蚊虫杀虫剂
杀虫剂 |
剂型 |
使用方法 |
用途 |
用量 |
氯菊酯+生物丙烯菊酯 |
水乳剂 |
室内外 |
热、冷烟雾灭蚊虫 |
5-10g/ha(氯菊酯) |
胺菊酯+氯菊酯 |
微乳剂 |
室内外 |
热、冷烟雾灭蚊虫 |
5-10g/ha(氯菊酯) |
氯菊酯+四氟醚菊酯 |
水乳剂 |
室内外 |
热、冷烟雾灭蚊虫 |
热、冷烟雾灭蚊虫 |
甲基嘧啶磷 |
水乳剂、乳油 |
室外 |
超低容量喷洒 |
200g/ ha |
空间喷洒包括超低容量喷洒和热烟雾喷洒,雾滴需大于5微米,小于30微米。空间喷洒应选用水乳剂(EW)、乳油(EC)或超低容量制剂(UL)剂型杀虫剂,常用空间喷洒灭蚊虫药物见表2。超低容量喷雾机包括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机、便携式超低容量喷雾机、烟雾机等。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机适合外环境大范围成蚊速杀;便携式超低容量适合室内蚊虫速杀,以及室外车辆进不去地方的成蚊速杀,是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机的补充;烟雾机穿透力强,适合树林、竹林、灌木丛等植物比较密集的地方蚊虫速杀。超低容量喷雾要求风速1-4m/s,当风速超过4m/s时,不应进行室外超低容量喷雾。
2. 滞留喷洒处置
对蚊虫密度高的场所也可开展滞留喷洒杀灭蚊虫,以地下车库、防空洞、农贸集市、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绿地等场所为重点。常用灭蚊虫滞留喷洒杀虫剂见表3。滞留喷洒可选择压缩喷雾器、机动泵式喷雾机、背负式手动(机动)喷雾器或踏板式喷雾器。应根据靶物体表面性质选择杀虫剂剂型:吸收表面,如灰质面、水泥面等可选用可湿性粉剂;半吸收表面,如漆面、木质面、壁纸面等可选用悬浮剂;不吸收面,如硅酸盐玻璃面、大理石面等或某些特定场所可选择乳油、微乳剂等。
表 3 常用的蚊虫滞留喷洒杀虫剂
杀虫剂 |
剂型 |
使用方法 |
用量 |
高效氟氯氰菊酯 |
悬浮剂、微囊悬浮剂 |
室内外 |
12.5mg/㎡ |
高效氯氟氰菊酯 |
悬浮剂、微囊悬浮剂 |
室内外 |
10mg/㎡ |
高效氯氰菊酯 |
悬浮剂、可湿性粉剂 |
室内外 |
10-20mg/㎡ |
顺式氯氰菊酯 |
悬浮剂、可湿性粉剂 |
室内外 |
10-20mg/㎡ |
3. 药物使用要求
(1)为了保证本次灭蚊虫行动的安全性、有效性与可持续性,减缓抗药性的产生,各施药单位可采购不同的药剂种类进行防制。所选用药物均应具有低毒、有效、施药量小、对环境影响小的特点。
(2)所有选用的药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取得农药登记证等相关证明,并在有效期内。
(3)为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应根据本区域抗药性监测结果采用空间上镶嵌用药和时间上轮换用药的策略。
(4)现场操作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药品使用明细表,并跟踪控制效果,对于未达到理想效果的情况,应及时分析并查找原因,加强环境治理或及时调整用药种类、剂型和方法。
(5)施药前要提醒通知各单位、居民注意看管好儿童、宠物,关好门窗,避免在操作过程中造成意外伤害。
(6)苏云金杆菌对蜜蜂、家蚕等生物有毒,球形芽孢杆菌对鱼有毒,使用时应注意勿污染鱼塘与饮用水源地。
(7)空间喷雾及滞留喷洒作业应选择蚊虫活动高峰时间开展,防制伊蚊时可选择8:00-10:00和16:00—18:00,防制库蚊和按蚊则可选择黄昏或日落前后。
四、效果评价
根据灭前灭后蚊虫密度下降率和与《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蚊虫GB/T 27771-2011》来评价本次灭蚊虫活动的效果。密度下降率的评价界点为70%,当密度下降率<70%时,说明处理效果不明显,需调整使用的杀虫剂类型再次处理。密度下降率=(灭前密度—灭后密度)/灭前密度*100%蚊虫控制C级标准:小型积水路径指数≤0.8;大中型水体采样勺指数≤5%,平均每阳性勺幼虫或蛹数<8只;外环境蚊虫停落指数≤1.5。
若当地有蚊媒病发生时,按照蚊媒病防控的要求开展灭蚊活动。
五、家庭防蚊灭蚊注意事项
(一)注意家庭室内、房前屋后、院落中蚊幼孳生环境的处理,清除家庭蚊虫孳生地(参见蚊虫孳生地及幼虫防制))。
(二)房间推荐安装纱门、纱窗,可用滞留喷洒的杀虫剂涂抹纱窗,效果更好;休息、睡觉时建议使用蚊帐;外出户外活动时,建议着浅色长袖长裤,同时可使用蚊虫驱避剂。
(三)家庭室内防蚊灭蚊还可到正规商场购买使用蚊香或电热灭蚊片(液)、杀虫气雾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