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3G5501916XU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忠县种子管理和植保植检站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忠县种子管理和植保植检站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控制农业植物病虫提供监测防治保障。农业植物病虫监测 农业植物检疫 农业植物病虫防治 农用药具管理 | |||
住所 |
忠县忠州街道果园路3附11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行明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忠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 |
0 | |||
网上名称 |
忠县种子管理和植保植检站 |
从业人数 |
9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我单位今年无变更事项。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1年工作总结 忠县种子管理和植保植检站 2021.11.30 2021年,我站在县委、县政府和市种子站的正确领导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积极践行“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切实加强了草地贪夜蛾等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积极开展了农业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暨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有效确保了农业有害生物不大面积成灾。全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349.88万亩次、防治面积324.99万亩次、挽回损失15.187万吨、实际损失4.841万吨,损失率有效控制在5%以内;全县统防统治面积51.24万亩次,统防统治覆盖率44.39%,比2020年提升3.94个百分点;绿色防控面积62.39万亩,覆盖率46.53%,比2020年提升0.9个百分点;农药用量554吨比上年减少1.95吨,减量0.35%。现总结2021年工作成绩。 一、2021年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一)早部署、及时制定技术方案。 今年3月22日即召开了忠县2021年种子植保植检工作会,部署2021年全县种子植保植检工作并就草地贪夜蛾、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稻水象甲和柑橘疫情等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培训;9月14日召开了忠县2021年秋季植保植检工作推进会,推进全县秋季疫情防控和农药减量控害工作并就秋季疫病监测普查和农药减量控害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全年共拟发指导全县种子植保工作的各种技术方案11个。 (二)强化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 1.认真开展田间调查监测 全年由1名副站长牵头,4名技术骨干从事粮油作物及果树农业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工作,严格按技术规程开展室内培育、室外基数田间系统调查和普查,监测全县草地贪夜蛾、小麦锈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20余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动态,为准确预警提供依据。 2. 加密农作物病虫监测防控网。全县共设置132个草地贪夜蛾性诱监测点(722套)、83个柑橘实蝇监测点、5个灯诱监测点和有害生物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设备6台开展监测。共诱集草地贪夜蛾成虫102头、实蝇5831头、稻飞虱43619头、稻纵卷叶螟67头、水稻二化螟150头。 3. 及时预警 全年共拟发《农作物病虫情报》11期,并通过政府内网、应急信息平台、QQ及微信工作群下发指导全县防控。平均预报准确率92.5%。 4.高质量信息汇报 全年完成各种农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情况周报、月报等各种文字材料和系统报表160余期,各种技术汇报及总结材料38余篇,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我县的病虫发生防治动态提供了准确依据。 5.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 2021年全县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242.48万亩次,比上年减少10.06万亩次。其中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0.2万亩,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94.1万亩次,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23万亩次,柑桔病虫害发生面积76.5万亩次,蔬菜病虫害发生面积17.65万亩次,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6.25万亩次,油菜病虫害发生面积14.35万亩次。 (三)强化“科学绿色植保”理念 1.“虫口夺粮”成效显著 2021年农作物病虫草鼠防治面积324.99万亩次,比上年减少15.806万亩次,挽回损失15.1874万吨,比上年多挽回3.725万吨;实际损失4.841万吨,损失率有效控制在5%以内。其中草地贪夜蛾防治面积0.2万亩,挽回损失125吨,实际损失20吨;水稻病虫害防治面积98.3万亩次,挽回损失5.3454万吨, 实际损失1.008万吨,损失率为4.52%;玉米病虫害防治面积13.52万亩次,挽回损失0.408万吨, 实际损失0.261万吨,损失率为4.09%;柑桔病虫害防治面积82.65万亩次,挽回损失4.185万吨, 实际损失1.246万吨,损失率为3.2%;蔬菜病虫害防治面积13.23万亩次,挽回损失2.767万吨, 实际损失1.188万吨,损失率为3.4%;小麦病虫害防治面积3.61万亩次,挽回损失0.0146万吨,实际损失0.0133万 吨,损失率为1.78%;油菜病虫害防治面积13.1万亩次,挽回损失0.3299万吨,实际损失0.0684万 吨,损失率为2.47%。 2.农药减量控害行动卓有成效 (1)专业化防治能力逐渐加强 全县拥有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268个,拥有植保机械2799台(套),日作业能力3.99万亩。 (2)充分利用农业害虫趋性展开绿色防控。全县共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861盏,可杀灭附近5.59余万亩所有趋光性强的农业害虫,基本实现少用或不用杀虫剂。利用害虫的趋食性,5月下旬一7月上旬对柑橘园区每7天1次,开展“点喷”果瑞特,连续用药5次,实际诱杀面积2.45万亩;利用糖酒醋液食诱、仿生球诱杀等技术有效防控柑橘实蝇和瓜实蝇。 (3)扎实开展试验示范。2021年开展了小麦锈病绿色防控、水稻稻瘟病防控药剂筛选、农药减量助剂在水稻稻瘟病防治上的效果、柑橘砂皮病绿色防控、水稻稻飞虱绿色防控、水稻拌种等一系列有助于全县农药减量控害工作的试验示范;在新立镇华福村和精华村、马灌果园村设置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示范点,示范面积1460亩;在马灌镇、磨子乡建设水稻稻飞虱统防统治示范片,示范面积达1.25万亩;设置乡镇农药减量示范点28个,示范面积达9487亩,将减量工作做到实处,有力带动了全县农药减量技术落地。 (4)加大绿色防控及统防统治投入力度,全县投入373.8万元用于开展柑橘、水稻、杂粮等主要农作物的绿色防控及统防统治。其中柑橘大实蝇绿色防控药剂“果瑞特”158.515万元,覆盖面积2.45万亩;柑橘大实蝇虫果袋5万条,18万元;水稻稻水象甲统防统治药剂119.52万元,覆盖24万亩;太阳能杀虫灯51.941万元,覆盖0.642万亩;二化螟屋式诱捕器、草地贪夜蛾性诱设备、诱虫板等绿色防控设备22.4359万元,覆盖1.4772万亩;稻飞虱统防统治药剂及农药减量助剂16.2189万元,覆盖1.25万亩。 (5)强化调查督导和成效评估。全县建立327个规模种植户清单,不定期开展检查督导,逐步引导规模种植户的绿色防控意识,强化农药减量措施;设置种植业农药使用调查县级点55个、乡镇点112个;设置农户农药减量使用典型调查点30个、乡镇点135个;设置植保机械调查县级调查点3个、乡镇调查点26个。 (四)严格农业植物检疫 1. 规范产地检疫 (1)持续推进建立产检网络申报制度 指导25家申请产地检疫的单位和个人在全国植物检疫信息化系统注册,进行网上申请产地检疫。 (2)规范产地检疫田间调查 严格按照植物检疫产地检疫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根据农作物不同生育期开展田间调查。今年全县产地检疫申报5家,进行田间调查19次,其中柑橘苗圃检疫17次,杂交水稻品种制种产地检疫调查5次;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3份。目前共开展苗木、制种水稻等产地检疫63人次,其中有1柑橘育苗场发现柑橘溃疡病,另外1育苗户还在继续开展田间调查。 2. 严把调运检疫关 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把好植物检疫证书签证关。签发农业植物检疫要求书48份、签发植物检疫证书4份;开展农业植物调入复检23次,其中柑橘苗木22次,李子苗木1次。联合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开展补检4次、抽样送检8批次。 3.严格依法守护种子苗木安全。开展苗木调入复检23批次,发现疫情4批次,其中带柑橘溃疡病疫情柑橘苗木3批次21075株、带李属冠樱病疫情李子苗1批次,7000株,均严格按技术方案及时销毁苗木。 4.严格疫情控制 (1)柑橘大实蝇。通过诱杀成虫、摘除“青果、虫果”和捡拾落地果有效控制柑橘大实蝇疫情,大实蝇虫果率控制在2%以下。县级财政投入资金278.035万元。2021年全县29个乡镇(街道)均有柑橘大实蝇发生,发生面积9.29万亩,防控面积21.54万亩次,不防控虫果率8%,防控后虫果率0.95%,损失3159.69吨、损失631.94万元,挽回16096.84吨、挽回金额6438.7368万元。 (2)稻水象甲。在水稻移栽后7-15天,对24万亩稻水象甲涉疫区实施统防统治,稻水象甲未出现大面积成灾,防控效果达到90%,防控后损失率在3%以内。财政投入资金119.52万元采购30%捷鹰乳油24万瓶,防治后挽回损失2527.2万斤、挽回金额2628.3万元。 (3)柑橘溃疡病。通过春秋两季集中排查和除治工作,完成柑橘树排查653.8万株,目前全县29个乡镇中发现柑橘溃疡病的乡镇有9个乡镇,都为零星发生。其中春季发现疫情全部除治到位,秋季8个乡镇发现疫情正在督促完成除治工作。 (五)积极开展种子管理工作 1. 市场监督抽查。按照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及市种子管理站的统一要求,开展春、秋两季种子市场监督抽查。今年共抽检杂交水稻品种6个、杂交玉米品种6个、蔬菜品种4个、油菜品种4个,整体抽样合格率为95%。以上20个品种中1个杂交水稻品种(水稻内香6优)存在真实性差异,与标注品种不符,现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正立案调查。 2. 严格处置涉疫稻种。排查处置四川台沃公司涉疫稻种270.3公斤,并及时补种到位;7月对所有设疫区域开展普查监测,共普查168户200亩已铲除涉疫田块及周边,未发现新的疫情。 3. 种子纠纷处理。全年共处理2起种子纠纷事件。联合相关科室组建专家组,结合种子质量、田间管理、病虫害等综合分析,均不属于种子问题,并提出补救技术措施。当事人满意度100%。 4. 加强县域制种基地监管。目前我县有水稻制种基地1个,面积150亩,制两系中稻,平均亩产150公斤;育苗基地1个,面积30亩,制沃柑种苗,平均亩产5000株。按照技术规程定期到制种现场开展质量监督,确保制种质量。 5.注重数据收集。核实完善了1956年、1981年、2014年种质资源普查表信息,全县26份当地种质资源均已上传至国家种质资源库。完成年度主要农作物和非主要农作物品种推广情况、种业统计系统、制种基地情况、水稻玉米备种等数据收集报送。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吴英联系电话:13594766329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