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3G550196889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忠县林木种苗站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忠县林木种苗站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生态建设提供林木种苗管理服务。林木种苗统计与信息服务 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 林木引种和种质资源管理 | |||
住所 |
忠县忠州街道巴王路86-14号 | |||
法定代表人 |
余兆波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忠县林业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 |
5 | |||
网上名称 |
忠县林木种苗站 |
从业人数 |
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1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1年是林业“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作为林业建设重要工作之一的我县林木种苗工作,在市种苗站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县林业局党组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的种苗质量管理理念,认真抓好林木种苗苗圃地建设、种苗生产经营管理和种苗质量管理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林木苗圃规范建设 林木种苗是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满足全县造林绿化对种苗质量和数量的需要,提倡就近就地育苗,尽可能按照造林计划和设计方案建苗圃、育苗木。从种子采收到选地播种、精细管理及经营档案建立等一系列规范管理,是保证培育良种壮苗的技术措施。通过以打击假冒伪劣林木种苗为主的“双打”专项执法检查和种苗质量监管,严格苗圃地规范管理。凡是林木种子或穗条来源不清、种苗档案不健全的,一律暂停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换办。问题严重的,按照《种子法》规定予以处罚。通过清理整顿,2021年截至目前为止,全县生态绿化苗木合符规定的苗圃地为69个,育苗总面积10000余亩,培育苗木品种40余个。未纳入林业管理的柑橘标准化苗圃1个、面积100亩。 2022年全县苗圃地全年预计可产苗433万株(含留床),其中杉木、柏木、香樟、栾树、笋竹等生态林绿化苗木183万株;桂花、红豆杉、柳树等园林绿化苗木116万株;柑橘、核桃、花椒、金银花等经济林苗木134万株。80%以上的苗木为县内自用,红豆杉等20%的苗木销往县外。同时由于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及扶贫项目的需要,尚需县外调入笋竹、花椒等苗木30万株。全年估算销售各内苗木320万株,年产值1000万元。 二、强化林木种苗行业管理 一是按照《种子法》规定进一步落实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对全县过往发放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进行全面清理和实地审查,对符合条件的新办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7户,换办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3户。对不合规的注销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5户,停办种苗延期手续15户。清理后全县现有种苗生产经营户69户。 二是进一步落实林木种苗标签和生产经营档案制度。通过培训后,对全县69个种苗生产经营户发放了统一制定的种苗空白标签和种苗生产经营档案登记表,并指导其正确填写和使用。要求各种苗生产经营户严格执行林木种苗标签管理规定和标准,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落实专人建立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三是认真开展县级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查,结合“双打”行动对全县69个育苗单位种苗档案和在圃苗木质量进行了监督检查;对9个县级以上林业重点项目造林中种苗设计方案、种苗“一签两证”和种苗质量进行抽查。发出整改意见书15份,禁止不合格苗上山造林,严禁不合格苗和无证苗的造林项目取得造林验收合格手续。为规范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行业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是积极推进忠县林木良种示范基地建设,科学指导全县林木良种繁育和种苗基地等项目建设。建立县级南方红豆杉采种林基地1个,与市林科院合作在马灌镇建设的“优质笋用竹——高节竹良种推广示范基地”项目进展顺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黄键联系电话:15923888821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