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忠县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忠县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全县公共安全、群体性事件、生产事故、重大舆情等城市运行和治理事件高效处置和全县政府系统及公众电子政务等提供服务。承接市级、本级数字化应用的贯通运行 城市运行和治理事件高效协同处置 全县电子政务外网的规划、建设、管理 全县电子(无纸化)办公系统建设 | |||
住所 |
重庆市忠县忠州街道忠州大剧院主楼一楼 | |||
法定代表人 |
蒋道寅 | |||
开办资金 |
418(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 |
3.5 | |||
网上名称 |
忠县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
从业人数 |
9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4年4月30日,根据中共忠县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同意设立忠县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的批复》(忠委编发〔2024〕54号)文件精神,同意设立忠县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为隶属于县政府办公室举办和管理的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正科级,机构类别为公益一类;设置内设机构5个,即综合科、设施运行科(生态景观科)、生产生活服务科(文明创建科)、社会治理科(应急动员科)、技术保障科;核定事业人员编制16名,核定领导职数3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2名,核定科长职数5名;人员结构类别为管理人员1名、专业技术人员15名,经费渠道为财政全额拨款。 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根据我单位宗旨和业务范围,认真履行相关职能职责,现汇报如下。 1.坚持党建引领,打造本领过硬队伍。一是强化组织保障。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坚持党建和业务工作两手抓;配备主任1名、副主任2名、科长5名,切实做到以事择人、依岗选人、人岗相适。二是强化内部管理。制定《实体运行机制》《值班值守工作制度》等15个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2.坚持系统推进,提升工作落实效率。一是建立高效应用贯通机制。创新建立应用贯通“六个一”工作法,全面承接市级应用102个、三个一批应用33个、区县特色应用20个,二季度、三季度牵头的8板块和6个专题组开发应用贯通覆盖率分别获B档组内第2、A档组内第1,四季度应用贯通工作获市委点名表扬。二是打造“一网统管”数字驾驶舱。持续优化驾驶舱设计,编目4.1万个感知资源,梳理森林防火、水库运行、危岩地灾等风险点位3453个,全覆盖建设城区高空视频29个镇街L2级实景地图。三是高效运行县带镇街机制。建立健全县带镇街工作机制,贯通“县—镇街”治理体系,2024年全年办理事项11.92万件,办结率100%。 3.突出实战实效,提升决策处置效能。一是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实时监测65条跑道、248条子跑道、9条特色子跑道以及3453个风险点位,为“严防、早知、快处”提供重要支撑。二是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坚持“日调度”基层治理中心运行,7×24小时巡航各系统掌握实时情况,实行“中心+联勤联动+值班值守”运行模式。三是健全决策处置体系。防汛抗旱及高温连晴时段协助县领导24小时调度,迅速将指令传达到部门、镇街,在超我县历史极值的特大暴雨和连晴高温大战大考中,实现人员零死亡、规模性山火零发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 情况 |
获忠县县委县政府表彰“森林防灭火贡献突出集体”。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