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忠县国有资产事务管理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忠县国有资产事务管理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国有资产管理各项工作提供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忠县忠州街道州屏环路40号 | |||
法定代表人 |
任晓忠 | |||
开办资金 |
3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忠县财政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528 |
1.3219 | |||
网上名称 |
忠县国有资产事务管理中心 |
从业人数 |
1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国企高质量发展态势良好。2024年,我县国企资产总额达到982.26亿元,同比增长12.3%;营业收入为13.06亿元,同比增加28.7%;利润总额6633万元,同比增长218.3%。一是推进转型发展,优化产业布局。组建通华公司、爱谱华顿和灰度供应链公司,橘城公司统一运营“忠州八景”,忠城公司全力打造全链条物资配送中心。二是完善监管制度,筑牢发展根基。大力推动企业制度建设,新建制度85项、修订制度154项、废止制度42项。三是开展薪酬改革,激发员工活力。国企薪酬实现“四定两促”,凸显薪酬激励作用。四是加强考核管理,提升工作效能。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重点国企财务指标、债务防控、重点项目等工作进行严格监测和定期晾晒,全年共监测和晾晒4次。五是加强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新成立国企党组织3个,新发展国企党员12名,按时转正国企预备党员13名。二、国企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止损止亏成效显著。深入梳理企业运营中的出血点,共梳理出41个,制定了切实可行的59项止血措施,成功止住了企业亏损的势头,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降本增效成果丰硕。通过精简财务岗位21个,以及坚持临聘人员 “只出不进” 的原则,制定 “六个一批” 压减措施,对临聘人员进行优化管理。三、政企分离改革全面完成。一是精准调查摸底,确定改革名单。对全县乡镇(街道)和县级行政事业共计89个部门全覆盖开展所属企业调查摸底工作,借助“企查查、天眼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软件系统查询双向比对,确定51户企业关闭注销名单。二是核实企业效益,优化改革方案。通过收集涉改企业业务、资产、财务、人员情况,逐户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制定印发《忠县政企分类改革工作方案》,确定改革路径优化为“关闭注销、止损退出”,一企一策制定改革方案。三是细化工作清单,打表推进改革。紧盯全市时点目标,“一部门一方案”制定改革作战图,倒排工期,打表推进,多次召开政企分离改革推进会,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截至5月底,涉改51户企业全部注销完毕。四、资产盘活取得实效。一是加强资产清查,摸清底数现状。组织专班专人开展资产摸底数据填报,动态掌握家底。经摸排,国企未确权房屋土地资产共计1038条,其中房屋682条,面积31.35万平方米,土地356条,面积4556.14万平方米。二是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县国资管理中心根据资产摸底情况,制定《忠县推动国有资产盘活工作方案》,列出资产清单及盘活进度时间,定期通报资产盘活完成情况。各县属国企分类分宗制定资源盘活方案,通过翻新改造闲置低效低值资产、开展资产租赁价格评估、加大资产测量确权的力度,提高闲置资产利用率。三是强化部门联动,加强指导配合。加强与财政、规资、机关事务中心等部门的沟通协调,面上做好统筹与督促,指导推动全县国有资产盘活工作有序实施。五、国企监管效能全面提升。一是健全完善制度,提高监管效能。修订完善了《<县属国有企业季度监测指标及说明>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国企薪酬制度,强化经营业绩考核,印发《县属国有企业薪酬管理规范性文件》《忠县县属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评价办法》。二是加大运营监测,加强考核评价。大力推行企业负责人薪酬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完善企业负责人考核评价机制。三是做好国企效益分析。按月收集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关注企业资产、负债、收入、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减变化情况,及时提醒收入下降或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分析原因,努力提升收入水平,确保经营效益实现稳步增长。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