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解读>文字解读

《忠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解读

日期:2022-01-18 来源:县人力社保局
字号:
分享:

2022年1月12日,忠县人民政府印发《忠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十四五”规划(2021—2015)》(忠府发〔2022〕1号)(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为便于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政策内容,现对《“十四五”规划》作如下解读:

一、起草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对民生改善的期盼更加多元,人力社保事业发展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为加快我县人力社保事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函〔2019〕103号)、市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开展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渝发改规〔2019〕849号)文件精神,需编制《“十四五”规划》,作为未来五年忠县人力社保事业发展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

二、编制依据

1. 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渝府办发〔2021〕109号)。

2. 忠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忠府发〔2021〕3号)。

三、编制过程

根据市、县有关编制工作要求,《“十四五”规划》历经以下编制流程:制发工作方案、开展专题调研、开展分析研判、草拟规划初稿、广泛征求意见、进行合法性审查、开展规划衔接论证、县政府常务会和县委常委会审定等。

四、主要内容

《“十四五”规划》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主要是总结“十三五”工作成效、分析“十四五”面临形势和机遇、确定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十四五”发展的主要目标;第二部分是重点任务和措施,涵盖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和谐劳动关系、公共服务能力建设5方面人力社保业务工作;第三部分是支撑保障方面的内容,包括法治人社建设、川渝人社合作、乡村振兴、规划实施保障等内容。

五、核心举措

一是就业创业方面。主要围绕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支持重点群体就业、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6个方面开展工作,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二是社会保障方面。主要围绕推进全民参保、深化社保改革、落实社保待遇、加强基金监管、提升社保经办能力5个方面开展工作,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推动社会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三是人事人才方面。主要围绕人才顺畅流动、建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壮大技能人才队伍、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做好人事考试和表彰奖励6个方面开展工作,推动人才政策科学化、引才工作精准化、人才服务智能化,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四是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方面。主要围绕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深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处置效能、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4方面开展工作,主动应对产业转型升级、新经济新业态发展带来的劳动关系新变化,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切实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合作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五是公共服务方面。主要围绕人力社保领域公共服务的标准化提供、智能化再造、常态化做优3个方面开展工作,健全人力社保公共服务制度,提升人力社保公共服务能力,推动人力社保公共服务更加均衡、更高质量、更加便捷、更可持续。

六、支撑保障

1. 大力加强法治人社建设。全面贯彻实施人力社保领域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强化法治建设组织保障,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加强普法宣传、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人社环境。

2. 扎实推进川渝人社合作。强化“一盘棋”思想、贯彻“一体化”理念,加快与四川毗邻区县开展劳动用工协作,携手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共同促进人才交流学习和挂职锻炼,推进川渝就业公共服务共享共通和社会保险协同互认,持续优化“跨省通办”服务事项办理流程、简化办理手续,探索扩大川渝人社合作领域、增加服务事项,不断取得新成效。

3. 持续发力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作用,聚焦乡村就业困难人员、低收入人口,建立施策精准、机制灵活、服务高效的人社帮扶机制,在乡村地区劳动者转移就业、免费培训、农民工返乡创业、资助特定群体参加社会保险、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4. 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从组织领导、投入保障、宣传引导、统计监测4方面入手,建机制、抓实施、强引导、讲实效,推动《“十四五”规划》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落地见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