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们抢抓国家和市委重大战略机遇、推动忠县商务高质量发展成势见效的关键时期。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忠县现代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及二〇三五远景目标(送审稿)》纳入全县重点专项规划,作为全县“1+1+X+N”规划体系内容之一。县商务委高度重视《规划》的编制工作,于2020年9月与重庆市进出口商会联合组成规划编制工作组。在对忠县商圈市场、物流园区、商业街、重点商业网点、商贸企业等以及重点乡镇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形成《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
二、主要内容
《忠县现代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及二〇三五远景目标(公开征求意见稿)》共十章三十六节。第一章发展基础。主要阐述“十三五”时期忠县商务经济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存在的问题、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二章总体思路。主要阐述《规划》的指导思想,“十四五”时期商务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主要目标和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第三章融入商务发展新格局。主要包括加强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经贸合作、主动参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商务合作发展、全面融入“一区两群”商务协同发展三个方面内容。第四章加快推进消费全面升级。主要包括积极融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激发各领域消费活力潜力、创新发展新消费形态、完善消费配套保障四个部分内容。第五章构筑现代内贸流通体系。主要包括加快传统商贸业升级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统筹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应急保供体系四个方面内容。第六章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主要包括进一步扩大产业对外开放、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加快完善外贸服务体系和推进企业“走出去”健康发展四个方面。第七章加快推动数字商务发展。主要包括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打造数字商务创新载体和完善服务体系三个部分内容。第八章培育壮大商贸主体。主要包括促进企业主体转型、大力培育本地企业、引进实力企业三个部分内容。第九章全力打造一流发展环境。主要包括营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营造自由便利的市场环境等内容。第十章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党对商务的工作领导、完善政策保障、加强项目保障、加强人才保障、加强生态环境保姆、加强规划实施六个方面内容。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重点问题
(一)发展目标
1.定性目标。到2025年全县商贸业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商贸物流集聚辐射服务能力凸显,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更加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明显,建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高效集约、融合开放、绿色环保的商贸服务体系,着力建设联动大三峡、协同渝东南、服务大都市、承接川东北的区域性现代商贸服务中心和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物流枢纽,全面建成三峡库区现代商贸发展高地。远期展望,到2035年,全县现代商贸综合实力、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商贸流通体系、发展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和完善,“大市场、大商场、大流通”的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全面形成,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商贸发展高地和重要物流枢纽,形成优质高效、业态先进、布局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2.定量目标。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2.37亿元,年均增长8%。批发业销售总额367.78亿元,年均增长13.5%,零售业销售总额398亿元,年均增长11.5%;住宿业营业额5.63亿元,年均增长12%;餐饮业营业额47.5亿元,年均增长12.5 %。建成忠州商圈、10条特色商业街、培育10个专业市场和多个物流基地(园区);全县限额以上商贸物流企业达到250家,其中亿级商贸物流大企业达到30家。电子商务及网络零售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75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突破40亿元;实现会展直接收入超20亿元,拉动消费15亿元。
(二)重点项目情况。结合忠县商务经济发展存在的痛点难点、发展短板以及我县正在实施、拟实施项目,重点围绕消费空间布局、商贸物流平台体系、城乡专业市场、开放平台等方面包装策划了20个重大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74亿元,为“十四五”期间商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关于规划对接情况。一是对接《重庆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庆全面融入共建设“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及《重庆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重庆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在规划中充分体现市级要求,做到“上接天线”。二是对接《中共忠县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结合我县商务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了忠县未来五年商务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做到“下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