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忠县发展>特色产业

忠县“搭乘”电商快车现代山地特色效益农业 实现产销两旺

日期:2019-07-09
字号:
分享:

2015年8月,忠县成功申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县委县政府严格落实敏尔书记农村电商批示精神,坚持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累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41.89亿元。今年1—6月,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11.38亿元,同比增长48.75%,其中农产品电商销售额3.12亿元,增长58%。

一、全地域布点,构建农村电商体系

一是全覆盖构建三级服务体系。建成集孵化、培训、网货打造、O2O体验等功能一体的县级公共服务中心、27个乡镇和204个行政村电商服务站点,乡镇覆盖率达100%,行政村覆盖率达到60%,其中贫困村站点覆盖率达100%。二是高标准筑巢引凤物流企业。整合申通、圆通等9家快递物流资源,建成合干电商物流共同配送中心及27个乡镇快递物流电商服务站,优化6条配送线路覆盖全县27个乡镇(街道),以“1+T”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以“T+1”打通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三是广范围提供便民服务。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首重5千克快递费用由16元降至5元,激发农村电子商务产品快进快出,“买得好、卖得好、走得快”。2018年全县出件196.62万件、同比增长53.15%,今年1-6月,全县出件123.45万件、同比增长43.9%。建成农行金穗惠农通村级站点334个,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就地就近为农民提供便捷金融、通信、信息等电商服务。

二、多层次培育,丰富农村电商主体

一是搭建大平台。引进阿里巴巴、京东、邮乐购等知名平台企业以及度牛等电商服务企业,吸纳本地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触网销售农产品。二是培育好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基础扎实、成长性好的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全县电商企业从2015年的106个发展到目前的1578个。今年1—6月,全县新增网店店铺2820家,累计16711家。三是做实小个体。推动实施电商万人培训计划,以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青年等为重点,创新开展精准孵化培训,着力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累计开展各类培训120多期,培训1.5万余人次。目前全县电商从业人员3000余人。通过“寻找最美电商达人”、现场观摩交流、网货统采统发,示范引领打造电商镇、电商村,促进电商创业者聚集协同发展。

三、宽领域推进,壮大特色数字产业

一是“电商+柑橘”。立足本地35万亩柑橘特色骨干产业,引进北京农信互联,采取“大数据+电商+金融”模式,量身打造“柑橘网”,汇聚全国农资供应商、柑橘基地和大户、柑橘经销商等全产业链资源,形成智慧产业数字生态圈,实现柑橘“买全国、卖全国”。“柑橘网”自2017年10月上线运行以来,交易额达17.8亿元,金融贷款5400余万元。二是“电商+旅游”。 通过“预售、众筹、认领、采摘”等方式,推进电子商务与乡村旅游跨界融合发展,全县60%的农家乐、休闲农庄实现线上营销,30%的乡村旅游游客来自网上订单。三是“电商+扶贫”。持续开展“网友e家亲”等电商消费扶贫活动50余场次,发动网友1.8万余人走进72个贫困村,购买贫困户农产品670余万元。贫困村黄金镇凉泉村自建“网上集市”平台,成功将 “琪牌”土鸡蛋、土鸭蛋、干豇豆及柑橘、李子、猕猴桃等山地特色农产品销售到重庆主城区、厦门、西安等地,累计销售突破1200万元。今年5—6月,组织外地和本土电商企业线上销售夏橙75万斤,带动20多个柑橘基地、1200余贫困户增收。

四、大力度营销,强化电商品牌打造

一是货网打造。建立72种农特产品目录库,统一形象包装、统一线上线下展示。集中打造130多个网销产品生产基地,着力打造有温度的农产品,促进产业品牌化、标准化、集群化。二是公共品牌。重点打造“乡土忠州”“忠州故事”“忠橙” “忠州橙汁”等区域公用品牌,全面提升农特产品电商品牌信誉和品牌形象。“忠橙”品牌估值突破8.86亿元。三是活动营销。围绕节日和马拉松、电竞等赛事活动,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持续开展“诗意山水·千年忠橙”、“忠州鲜笋·e路追竹”等系列线上线下品牌营销活动,推进“忠橙”走进香港、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家和地区,忠州鲜笋远销北上广深。销售鲜笋35万斤,“忠橙”销香港10余万斤、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20余万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